大腸癌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大腸癌小檔案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結腸及直腸惡性腫瘤(以下統稱為大腸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第1位,女性第2位;當年總計有16,525人、平均每天有45人罹患大腸癌。

大腸癌發生年齡約40歲就開始攀升,最高峰約在67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治大腸癌最重要法則,零期和第一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近八成五(81.3~85%)。
大腸癌的症狀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痔瘡而忽略,便血以及排便異常都是重要警訊。糞便篩檢是一個簡易的方法,目前政府補助50~74歲民眾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以到全省各地衛生局(所)或健保簽約醫療院所洽詢。
 
癌症新知
大腸癌大腸癌術後分階段吃!營養師:除了低渣還有其他禁忌 大腸直腸癌治療期間的患者,無論是接受手術、放化療,營養補給一定不能少。為了降低腸道的負擔,並且加速康復過程,對手術後的患者而言,需經歷階段性的治療飲食找回元氣。由於手術造成的傷口需要一段時間癒合,因此需選用「低渣飲食」,以好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避免粗纖維摩擦傷口。此外也會從「流質」循序漸進到「軟質」,以免原先的正常飲食造成消化道刺激,慢慢地讓腸道適應。大腸癌治療飲食術後排氣經醫..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精準打擊大腸直腸癌 關鍵基因不可不知 諮詢/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梁逸歆醫師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患癌症,大腸直腸癌是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一年約有1萬7千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透過基因檢測找到致病基因,精準使用抗癌武器,甚至連原本無法開刀病人還有痊癒的機會,病人千萬不要失去信心。轉移性大腸直腸癌雖然腫瘤已經擴散出去,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表示,初次診斷..詳全文
大腸癌【名醫開講】第四期大腸癌肝轉移可治癒?RAS基因未變異機會高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魏柏立副院長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十大癌症之冠,每31分14秒就有1人得到大腸癌,令人聞之色變。不過,隨著醫療進步,第4期大腸癌已經不是末期癌症,即便局部肝轉移,只要RAS基因沒有突變,經過化療加上EGFR標靶藥物治療,有六、七成的人腫瘤會縮小,還有手術切除治癒的機會。醫師呼籲,大腸癌病人應積極面對,不要放棄。大腸癌最易轉移肝肺肝轉移..詳全文
大腸癌【名醫開講】大腸直腸癌70%長在左側 左右治療策略大不同 諮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周斌主任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大腸直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的第一名,你知道大腸直腸癌比較容易發生在左側還是右側嗎?答案是:約有70%長在左側。雖然都是大腸直腸癌,左右側的治療方法大不同,以沒有突變RAS基因,也就是野生型的晚期大腸直腸癌來說,左側使用抗EGFR標靶藥物療效顯著;右側則直接使用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採取最佳治療策略,有更大..詳全文
飲食癌友食慾不振時,提振食慾的五大妙方! 癌症死亡率長年來在國人死亡原因中名列前茅,癌症的預防及治療也一直是醫學界共同努力的目標。近年來,營養治療及照護也是大大的受醫學界重視。根據統計,約有20%的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而約有75%的癌症患者在被診斷有癌症時,就已經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癌症治療期間會殺死很多正常細胞,故需要補充蛋白質和充足的營養,幫助身體恢復。常見的蛋白質食物包括紅肉、魚肉、禽類、雞蛋、豆..詳全文
大腸癌外食族如何預防大腸癌?拒絕高脂低纖,營養師的三餐這樣吃! 對分秒必爭的上班族而言,外食是最便利的選擇,然而三餐在外多半是大魚大肉,鮮少能吃到蔬果,有時忙到只喝手搖飲來果腹。長期下來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型態,恐種下大腸癌的種子。常聽到預防大腸癌就要少吃紅肉、加工肉品,這是因為牛、豬、羊等紅肉相較於魚、蝦、貝、雞等白肉,有更多的飽和脂肪,不利於心血管健康,且經由高溫油炸、炭烤後,會釋出許多致癌物質;而香腸、培根、火腿、臘肉等加工肉品,由於..詳全文
大腸癌晚睡、血便者當心!男大生罹晚期直腸癌 父親也中 【2019年2月14日/聯合報/記者簡浩正】民眾注意,無論有無菸酒、排便異常,都須留意身體狀況。年僅20歲的陳姓男大生雖無菸酒,飲食也正常,但平時就容易緊張,偶有腹瀉情形,日前因血便就醫,赫然發現為直腸癌第四期;某次治療過程中父親陪同檢測,沒想到也是晚期腸癌,全家陷入低潮。醫師呼籲,大腸直腸癌除了飲食、作息不正常等原因導致外,遺傳史也是因素;不過晚期大腸直腸癌仍有化療、標靶藥物..詳全文
大腸癌非醫療灌腸 無法降低大腸癌發生 【2019年4月19日/台灣新生報/鍾佩芳】坊間有些所謂健康學家以不同名稱作所謂的非醫療灌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腸水療與咖啡灌腸。汐止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樞鴻表示,大腸水療可能會造成腸穿孔、咖啡灌腸無法降低大腸癌發生。20世紀初開始有些醫學論文報告灌腸可以減低少身體裡面的內毒素,因此非醫療的灌腸就開始盛行,但是隨後就有許多因為非醫療灌腸引起腸道穿孔,導致腹膜炎、敗血症因而..詳全文
大腸癌飲食健康排便正常 55歲女竟診斷出大腸癌第三期 【2019年5月28日/聯合報/記者許政榆】55歲陳姓女子生活作息正常,三餐自行料理無外食,也不吃油炸醃漬加工食品,每天早上固定排便,沒想到日前因腹脹痛至急診求診,斷層檢查顯示乙狀結腸處有一腫瘤病灶,經住院手術切除腫瘤,術後診斷為大腸癌第三期,對於自己無預警罹病,陳女感到非常困惑及驚訝,不斷重複問「我解便都很順暢啊,怎麼可能會是我」,院方提醒,雖然看似生活正常,但仍要注意每天糞..詳全文
大腸癌高纖高鈣飲食 預防罹患大腸癌 【2015年3月3日 郭庚儒/華人健康網】大腸癌連續6年,蟬聯國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罹患人數超過1萬4000千人,與日常飲食息息相關!如何預防罹患大腸癌?營養師建議,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鈣質,能夠預防便祕、降低膽固醇,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台北長庚醫院營養師范書庭指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每增加10公克的膳食纖維攝取,可減少10%的罹癌風險,尤其膳食..詳全文
大腸癌慢性便秘 罹大腸癌風險增 【2018年2月25日/聯合新聞網/林宗男】Q:慢性便秘者,更容易發生大腸癌? A:沒錯。 食物中若含有致癌物質,吃下肚、形成糞便,且長時間蓄積在腸道中,有可能提升大腸癌的罹患風險,雖尚無定論,但有統計研究發現,與沒有便秘的人相較,慢性便秘的民眾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高出1.78倍,顯示兩者之間可能有關。 美國腸胃科醫學會2012年發表一篇有關研究,該研..詳全文
大腸癌非絕症!大腸癌肝轉移 存活率達4成 【2018年3月5日/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一名63歲女性因排便困難就醫,檢查後診斷為第4期乙狀結腸癌合併淋巴結轉移及肝臟3處轉移,切除乙狀結腸後,進行半年多的化學治療,腹腔內雖未發現其他轉移,但是肝臟腫瘤總量大到佔據一半肝臟。手術切除所有轉移的肝臟腫瘤,術後又做半年多的化學治療,手術至今已追蹤超過5年,沒有任何復發跡象。超過半數大腸癌病人會發生肝臟轉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一般外..詳全文
大腸癌大腸癌腫瘤標記指數偏高 檢查出罹壺腹癌 【2018年1月23日/蘋果即時/鮮明】台中市大肚區66歲劉姓男子,40歲起幾乎年年健康檢查,5年前發現自己的大腸癌腫瘤標記指數偏高,但一直找不到病兆或瘜肉,去年10月到烏日林新醫院健檢,發現在壺腹長了1.5公分的腫瘤,切片檢查證實是零期的壺腹黏液型腺癌,經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切除,術後4天即出院。劉男樂觀說,還好定期健檢,「以前的健康投資有價值了!」 劉姓男子退休前從..詳全文
大腸癌這7種肉最易致大腸癌!醫:每周只能吃2次 【2018年7月19日/中時電子報/尉遲佩玉】心海羅盤葉教授日前因「大腸癌」病逝,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台灣是全球大腸癌發生率第一名,可能與飲食西化、愛吃肉、肥胖人口增加,以及基因突變、遺傳、吸菸等因素有關。美國癌症協會前列腺癌和大腸癌主任指出,想遠離大腸癌風險,應減少食用7種紅肉。國內大腸癌患者人數居高不下、且逐年增加,根據每日健康報導,美國癌症協會的前列腺癌和大腸癌主任說,..詳全文
大腸癌【豬哥亮癌逝】防大腸癌上身 地雷食物要懂得閃 【2017年5月15日/蘋果日報/蔡明樺】藝人豬哥亮死於大腸癌,衛福部國健署指,大腸癌已連續9年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與國人愛吃加工肉品、紅肉等地雷食物有關,肥胖、不運動也是致癌因子,提醒民眾應少吃豬、羊、牛肉等紅肉,及煙燻、醃漬等加工肉品,並戒含糖飲料、多運動,以降低大腸癌威脅。 國健署科長周燕玉表示,豬、羊、牛肉及培根、香腸等加工肉品,已證實會提高大腸癌風險,尤其紅..詳全文
癌症防治最新10大癌症排行榜出爐 「大腸癌」第9年居冠! 【2017年05月04日/ettoday/趙于婷】衛福部國健署今(4)日公布103年癌症新發生人數,大腸癌9度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署長王英偉指出,103年癌症新發生人數為10萬3,147人,較102年增加4,004人,年齡中位數較102年增加1歲。發生人數前三名為大腸癌、肺癌和乳癌。 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國人十大癌症依發生人數(男女合計)排行,依序為大腸癌、肺癌、乳..詳全文
大腸癌連8年癌症首位 大腸癌成新「國病」 【2017年03月29日/蘋果日報/沈能元】秀場天王豬哥亮罹大腸癌病情危急,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國內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患者逾1萬5千人,且連續8年佔據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包括楊烈、李國修、汪笨湖等名人均遭此症侵害,權威醫師甚至說,大腸癌儼然已取代肝癌,成為台灣新「國病」。大腸癌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昨說,大腸癌成因包括基因突變、遺傳、..詳全文
大腸癌婦人糞便潛血檢出第一期大腸癌 手術切除不需化療 【2017年1月9日/自由時報/王俊忠】年逾半百婦人例行糞便潛血檢查,發現大腸有第一期降結腸惡性腫瘤,尚未轉移其他器官,即接受微創切除手術,術後八天就出院、不需接受化療。醫師指這是早發現、早治療的好案例,因大腸癌是國人十大癌中發生率第一高,但治療效果好,民眾宜定期篩檢。「便便學問大,裡頭暗藏許多健康機密」,台南市立醫院消化外科醫師周易韋表示,如果平常排便順暢突然不再順暢,或原本..詳全文
大腸癌預防大腸癌 吃得巧,腸才好 【2016年07月09日/自由時報/姜智礬】大腸癌已連續幾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數的首位,約20%的發生率和遺傳、基因有關,約80%和生活習慣、低纖維、高脂肪飲食、肥胖及缺乏運動等因素相關。研究指出,攝取過多紅肉(豬、羊、牛)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用高溫(溫度〉100度以上)烹調肉類,也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當肉類放在烤架上,以直火燒..詳全文
其他低脂飲食改善癌症病人胃腸道症狀、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 【2016年05月11日/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癌症病人常見營養不良現象,其發生率約為40-80%。依據癌症類別、發生部位、嚴重性、治療方式及營養評估方式,營養不良的盛行率落在50-80%之間。導致營養不良的根源來自於飲食量減少、癌症惡病質(cancercachexia)(主要特徵為胃口不佳、體重減輕與肌肉耗損)、腫瘤位置、身體對腫瘤的反應、治療引起的急慢性..詳全文
大腸癌每年5千人死於大腸癌 居癌症人數之冠 【2016年06月06日/優活健康網】大腸癌發生人數自民國95年以來,躍升台灣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名,每年罹患約有15,000人罹患大腸癌、5,000人死於大腸癌,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飲食和運動是關鍵之道,研究指出,肥胖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至2倍,且21%到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 端午假期即將到來,品嚐粽子,要掌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原則,..詳全文
大腸癌遠離大腸癌 中秋烤肉4種食材少吃 【2016年9月12日/中央社 /張茗喧】中秋烤肉慎選食材,國健署今天提醒,饕客愛吃的香腸及牛、豬、羊等紅肉,已被證實會增加大腸癌風險,高溫燒烤也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呼籲多以白肉、瘦雞肉、魚肉取代。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癌已連續8年蟬聯十大癌症發生數之冠,居癌症死因第3位,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等都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詳全文
大腸癌腸癌切除手術 一定要拿掉肛門? 【2016年4月19日/聯合報/李京昇】 醫院對於大腸癌患者症狀,以往可能會為切除腫瘤而犧牲肛門,改由人工肛門,生活相當不便。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去年7月引進「經肛門微創手術」,手術費由健保給付,相較傳統手術可更精確進行手術,患者無需剖腹開刀,更能保留肛門並有正常排便功能,已有5位患者經由該手術康復出院。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是全國10大癌症第1名,死亡率更位..詳全文
大腸癌癌症殺手王 大腸癌8連冠 【2016年04月16日/自由時報/林彥彤】每5分18秒就有1人罹癌國民健康署昨公布二○一三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新發人數為九萬九千一百四十三人,平均每五分十八秒就有一人罹癌,較前一年增快八秒,增加二四四九人。大腸癌連續八年蟬聯冠軍,其次是肺癌、肝癌、乳癌,人數都破萬。102年十大癌症排名男性最常罹患的是大腸癌、肝癌和肺癌;女性則是乳癌、大腸癌及肺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夫人陳萬水、..詳全文
大腸癌病變未再檢查 大腸癌存活率比較低 【2016年3月23日/聯合報/謝恩得】 大腸癌有90%由大腸息肉轉變,而其中扁平息肉轉變為大腸癌的機率更高,但扁平息肉不易由傳統大腸鏡檢查發現,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謝毓錫以水切法大腸鏡,讓不易發現的扁平狀息肉浮出,即時切除,避免大腸癌危機。謝毓錫指出,扁平息肉不容易被發現及切除,轉變成大腸癌機率是突起狀息肉的兩倍。衛生福利部最近提出國內第一份大腸癌統計報告,..詳全文
大腸癌停經後婦女貧血 小心是大腸癌徵兆 【2016年1月20日/健康醫療網/郭庚儒】許多女性都有貧血,月經前後感覺頭暈、無力更是常見現象;不過,4、50歲婦女若是停經後,卻突然有貧血,小心可能是大腸癌上身。醫師指出,大腸癌早期症狀有慢性出血,容易造成貧血,千萬要特別留意。 大腸癌發生率高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尤其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有症狀時,就醫檢查已進入晚期,高居癌症死因第三名。台北市立聯合..詳全文
大腸癌善用健保標靶資源 轉移性腸癌拚延命 【2016年1月13日/健康醫療網/郭明琪】50多歲陳先生身體一向硬朗,日前體重兩個月內突然少了六、七公斤,起初還以為是變瘦而沾沾自喜,但隨之而來的腹部疼痛、容易疲倦,讓他不敢大意,就醫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腫瘤,進一步切片檢查,證實是大腸直腸癌轉移至肝臟。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徐鴻智醫師指出,近年來,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成人癌篩,許多人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得以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詳全文
大腸癌術前標靶輔助 助轉移腸癌拚治癒 【2015年12月30日/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 一名醫院員工在例行健康檢查發現肝腫瘤,醫師研判應屬於大腸直腸癌肝轉移,果然在直腸發現腫瘤,沒想到正子檢查又發現他罹患甲狀腺癌,同時間三個部位罹癌,令人身心受創,所幸在醫師細心治療下,迄今六年,仍然存活。早期大腸直腸癌並無明顯症狀,但發現確診時多已屬晚期。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約一成晚期才確診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詳全文
大腸癌婦人糞便潛血未腸篩 發病已大腸癌末期 【2015年12月8日華人健康網】 高雄市一名59歲婦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衛生單位建議她進一步大腸鏡篩檢,2年6次追蹤紀錄,但婦人因「鐵齒」未接受腸篩,等到血便、腹部嚴重積水,檢查已是大腸癌末期,半年後就往生了。高市衛生局今邀4大醫院腸胃專科醫師呼籲大腸癌篩檢的重要,並表揚腸篩量最多前5名診所,是楠梓九大聯合診所、鳳山曾建森診所、阿蓮康健診所、路竹昭欽診所及前鎮德豐診..詳全文
大腸癌10歲罹大腸癌!3個方法讓孩子愛上粗食 【2015年12月10日/康健/謝懿安】近日高醫附設醫院有一名10歲孩童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為國內年齡最小的案例。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曾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多吃10公克膳食纖維,就能降低10%大腸癌的機率,吃更多當然更好。 為了降低大腸癌風險,父母可以讓孩子養成攝取全穀、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質的粗食的習慣,並少吃加工肉品。但孩子因為討厭咀嚼的口感,就會自動跳過蔬菜..詳全文
大腸癌國人10大癌症 大腸癌連七年居首 【2015年4月15日李樹人/聯合晚報】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衛生福利部上午公布101年新發生癌症人數及排名,當年度癌症患者新增9萬6694 人,平均內每5分鐘26秒就有一人罹癌,比100年快了14秒,大腸癌連續七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首位,甲狀腺癌首次進入十大癌症排行榜;專家分析,不良生活習慣是國人罹癌禍因。統計顯示,從粗發生率資料來看,國人每10萬人中約有41..詳全文
大腸癌轉移腸癌口服化療 穩定不易掉髮 【2014年12月30日黃曼瑩/華人健康網】70歲的羅女士5年前經醫師診斷,發現罹患大腸癌第四期,在腹腔及胸腔皆有轉移,在做完半年的針劑化療後,羅女士僅單純服用口服化療,直至今日已時過5年,而病情就一直維持於穩定狀態,沒有惡化的跡象。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除了傳統針劑化療外,已經有口服化療藥物可供選擇,對患者是一大福音。美國癌症治療指引也指出,口服化療適用於治療部分第四期大腸直..詳全文
病友故事
大腸癌腸癌病友分享:相信就會有奇蹟 嚴黑碳小姐(化名)西元1970年生女大腸癌第3期勤運動、多蔬果仍逃不過罹癌魔咒高中時,我父親即因罹患大腸癌過世,由於有大腸癌家族史,我開始有意識地多吃蔬果,少碰油炸、燒烤食物,另外我從小就是運動健將,參加田徑隊、桌球隊,進入職場後每周也會跳4到5次的有氧舞蹈,預防大腸癌要做的勤運動、多蔬果,我幾乎都落實了。但42歲那年,我斷斷續續血便了半年,起初以為是生理期,後來覺得可能是痔瘡..詳全文
大腸癌腸癌病友分享:罹癌對我人生其實帶來了正面影響 Michelle 西元1970年生 女大腸癌第4期,肝臟轉移食慾不佳、體重驟降 竟已是大腸癌第四期我平時是個無肉不歡的人,每餐都要吃肉,且餐餐幾乎要吃1.5到2碗飯,但去年底我突然飯量減少、吃不下,去看家醫科,醫師說我是胃酸逆流、胃發炎,之後就因為疲倦、食慾不佳,反覆就診。我沒有量體重的習慣,即使減重遇到70公斤關卡就一直掉不下來,但今年(2014年)農曆年過後,體重卻突然掉了..詳全文
大腸癌腸癌病友分享:多活一天就撿到一天 王小姐 西元1969年生女直腸癌第4期工作忙碌卻賠了健康我是量販店的高階主管,平時工作總是早出晚歸,因工作壓力大,從2010年10月出現血便前,便祕問題其實已經困擾了我一年,陸續上家醫科拿藥吃;當時我上班吃完東西就腹痛、跑廁所,生理期時間變長,我還以為是工作忙碌的緣故,完全沒意識可能是血便。確診罹患大腸癌的前3個月,我被調到分店支援,一邊要熟悉新分店業務,一邊要協調新分店的改裝..詳全文
大腸癌腸癌病友分享:一定會過去,癌症沒那麼可怕! 林小姐西元1968年生女大腸癌第二期疲倦、腸胃不適 半年暴瘦六公斤一直以來我腸胃很敏感,容易腹瀉,所以吃的食物種類不多,大多是麵包、咖啡、不太吃肉,但蔬菜、水果還是吃滿多的。2011年9月我開始覺得疲倦、沒力,但說不出哪裡不舒服,看遍了中西醫,最一致的答案都是急性腸胃炎,乖乖吃藥,症狀卻沒有改善,經過半年腸胃攪動得越來越厲害,像舞龍舞獅一樣。我平時不太量體重,因為牛仔褲變鬆,站..詳全文
大腸癌腸癌病友分享:順「便」篩檢,查出大腸癌 郭女士西元1932年生女大腸癌第3期我是從糞便潛血篩檢檢查出大腸癌的。過去腸胃沒有很好,在一次陪妹妹看眼睛同時,找腸胃科醫師排超音波檢查。醫師很好心地詢問:「妳有做過糞便檢查嗎?」『沒有』「那下次回診一起把糞便帶來。」因為我沒做過,那就順『便』吧。無心插柳,檢查出三期大腸癌因為身體都沒有什麼症狀,回診看報告醫生告訴我「糞便潛血反應是2價」時,感到非常驚訝!後來轉到台大醫院,於2..詳全文
大腸癌腸癌病友分享:年輕罹癌 我才有籌碼克服難關 蔣小姐西元1973年生女大腸癌第3期持續發燒、腹痛竟是大腸癌徵兆還記得是101年10月底我突然開始發燒、腹痛,以為是感冒引起的腸胃炎,到診所、醫院求診也都說是感冒,那時我剛考上公務員,上班才3天就頻頻腹痛、拉肚子,只好到醫院掛急診,照了腹部電腦斷層,發現腹部有不好的東西,初步判定是婦科問題,但到婦科照超音波卻看不出異常,建議我轉到醫學中心。我當天直接到醫學中心掛急診,還是朝婦科..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