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肺癌小檔案

肺臟位於胸腔,左右各一片,外觀類似海綿,是呼吸系統的一部分。左肺比右肺小,這是因為心臟佔了部分空間。右肺分上、中、下三葉,左肺則分上、下兩葉。左右兩邊的肺以縱膈腔隔開,縱膈腔內包括有心臟、大血管、氣管、食道、胸腺和許多淋巴結。

肺臟最大的功用:吸進氧氣以維持細胞生存及正常的功能,並且將身體各部位細胞代謝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當我們呼吸時,空氣會由鼻子或嘴巴進入體內,經過喉嚨、氣管和左、右主支氣管,然後進入左、右肺內,一路往下通到更小的支氣管,最後則到細支氣管與肺泡相連。肺裡有許多肺泡,肺泡上有上皮細胞,上面佈滿了網狀微血管,體內的二氧化碳在這地方與外界空氣進行氣體交換。

肺臟與胸壁間有一潛在空間,稱為肋膜腔。此空間為肺臟的臟層肋膜與胸壁的壁層肋膜所包覆。在兩層肋膜中間有少量肋膜液存在,供呼吸時兩層肋膜潤滑使用。
                                                                                       

癌症新知
肺癌肺癌「ALK突變」標靶治療新趨勢 諮詢/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醫師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肺癌高居國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過去帶有「ALK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病人,存活期大約只有半年;近年來不斷有新的標靶藥物上市,醫師形容「可以用的標靶藥物比ALK病人還多」!接受治療後「應該有機會活到5年」,鼓勵病人樂觀抗癌。 國內肺癌病人中,有近7成是肺腺癌。研究已發現一些特定的基因變異會造成肺腺癌,其中以EGFR..詳全文
肺癌揪出肺癌罕見的變異基因 精準抗癌不繞道! 諮詢/台大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肺癌是台灣癌症的頭號殺手,每年有1萬多人被診斷出肺癌,9千多人死於肺癌。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有一半的患者是到了末期才發現,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已可以透過基因篩檢,揪出突變的基因,甚至找出罕見變異基因,透過精準治療來延長生命。肺腺癌居多占半數以上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兩類。非小細胞肺癌可再分肺腺癌、鱗狀細胞癌等。台灣..詳全文
肺癌「罕見肺癌」?剖悉肺癌基因 客製化精準對症治療 諮詢/台大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2021.12.03 肺癌已經走向精準治療,肺腺癌患者除了要知道有無驅動基因突變,還要知道是哪個位點突變,才能更有效治療。肺腺癌最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是EGFR(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一般突變是發生在第18-21外因子,但是較罕見的第20外因子,對第一到第三代的標靶藥物幾乎沒有效用,必須選擇最新上市的藥物。&nbs..詳全文
肺癌【個人化醫療助肺癌存活-基因檢測在非小細胞肺癌的角色】直播預告 直播預告【個人化醫療助肺癌存活-基因檢測在非小細胞肺癌的角色】點我報名非小細胞肺癌需要檢測哪些基因?又可以如何幫助肺癌治療上的選擇?千萬別錯過醫師在線上將為您解答疑惑的難得機會!隨時關注臉書訊息,若您是《癌症病友或家屬》,透過癌症資源網報名者並在直播上線觀看者,我們將抽出50名幸運夥伴贈送精美禮物!直播時間:6/18(六)10:00-11:00來賓: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nbs..詳全文
肺癌肺癌罕見的MET基因變異,治療新突破 諮詢/台灣肺癌學會柯皓文秘書長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肺癌多年來蟬聯國內十大癌症之首,難纏又棘手,其中肺癌罕見的MET基因變異,更為惡性,存活率不高,可以說是惡中之惡。日前國內剛通過治療MET基因變異的標靶藥物,為病人帶來一線生機。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國內的肺癌患者約有85%是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以肺腺癌居多。非小細胞肺癌已找到一些特定基因突變,比較重要生物..詳全文
肺癌找出肺癌作怪因子 精準KO無處逃!談EGFR基因家族 2021/11/19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醫師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近幾年隨著標靶藥物及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的問世,肺癌的治療由個人化醫療時代,正式進入精準醫療時代,臨床醫師可依據腫瘤特性、大小以及生物標記,擬定最適切的治療計畫,病人可以有更好的預後。肺癌已取代肝癌成為台灣「新國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表示,肺癌連續12年蟬聯國人癌症死..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罕見肺癌MET基因突變 掌握黃金治療關鍵 諮詢/臺中榮總胸腔內科楊宗穎主任 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肺癌長年雄據國人癌症死因首位,108年新診斷病例達1.5萬人,並奪走近萬人的生命。臺中榮總胸腔內科楊宗穎主任表示,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在國內肺癌病人以非小細胞癌居多,其中肺腺癌約占85%。 楊宗穎強調,國內的肺腺癌以EGFR突變基因最常見,約55-60%病人帶有此基因,其次是K..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轉移性肺癌治療大不同 基因檢測是利器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吳教恩醫師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肺癌是奪走最多國人性命的「癌王」,不過,現在肺癌已經進入精準醫療時代,轉移性肺癌病人能透過基因檢測,找出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用最好武器與「癌王」作戰。即使使用標靶後出現抗藥物性,也不用舉白旗投降,再做一次基因檢測尋找治療利器,仍有戰勝癌症的機會。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表示,目前肺癌治療是依據細胞型態、基因..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名醫開講】癌症疼痛超級無敵痛,別怕,鴉片類止痛藥不上癮 諮詢/林至芃/臺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暨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病人常因為腫瘤壓迫到神經或侵蝕到骨頭等,而疼痛到吃不下、睡不著,尤其是癌症之王胰臟癌更是「超級無敵痛」。癌症疼痛可以透過鴉片類止痛藥物改善,但有些病人擔心上癮,寧願咬牙忍痛也不敢用藥。醫師表示,癌症病人服用鴉片類止痛藥不會有「嗨感」,不會上癮,可以安心服用。 癌..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新突破:一線免疫治療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邱昭華副院長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肺癌高居國內癌症死因首位,近年來,免疫治療有很大破突,可有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的選擇之一,現在2、3期病人也可以在手術前後或是化學及放射治療後使用免疫治療,有愈來愈多的人可以接受免疫治療,根治疾病或是延長生命。 肺癌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無驅動基因突變肺癌免疫新療法 存活期多約一倍 諮詢/臺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何肇基醫師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如果有「驅動基因突變」,幾乎都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而且效果相當好1。但是沒有驅動基因突變的這群病人該怎麼辦呢?目前的免疫療法,針對轉移性肺腺癌患者,即使是過去PD-L1低表現,認為不適合做免疫療法的病人,若採用免疫治療加上化療,病人整體存活期中位數會比只做化療的病人增加將近一倍2,..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擊退EGFR肺腺癌 制定精準治療策略 諮詢/新光醫院胸腔內科 徐培菘醫師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肺癌長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而肺癌中最大宗的肺腺癌,約一半病人具有EGFR基因突變。目前已有多種治療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因此要先擬定治療策略,選擇最適合的標靶藥物,萬一出現抗藥性,才有機會一線接一線接力治療,爭取更長的生存時間。EGFR基因突變優先選擇第二代標靶藥物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培菘說,E..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基因檢測」扮演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關鍵角色 諮詢/臺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胸腔暨肺癌團隊召集人黃俊耀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這幾年,肺癌的治療有相當大的進展,從過去亂槍打鳥的年代,進入到精準醫療的時代。然而,臨床醫師如何替病人找到相對應的治療藥物?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黃俊耀主任表示,基因檢測扮演重要關鍵角色! 對症下藥需先基因檢測黃俊耀強調,對於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來說,治..詳全文
飲食疫情間接加速癌症快轉,營養師:抗癌兩關鍵不可少 疫情不只影響生活,更影響了癌症用藥發展。新冠疫情衝擊之下,許多經費及人力都轉移研發疫苗及藥物研究,因此倫敦癌症研究所報導指出,目前預測癌症的研究進展可能會整整落後2年。新冠病毒因為傳播速度快,而癌友免疫系統本來就比較弱,因此許多患者憂心感染,延遲就醫也是造成快轉原因之一。心情好壞,是影響身體健康關鍵因素「這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你沒有經歷過,怎有辦法感受?」,我想可能很多人會這麼..詳全文
癌症防治從身體警訊發現癌!5種癌症的徵兆別輕忽 癌症長期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成為危害健康與生命的頭號殺手,但癌症是一種比較難治的疾病,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的癌症早期並沒有徵兆,80%的病人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增加治療難度。5種癌症該如何提早發現?一、鼻咽癌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也沒有發展出任何篩檢工具可以早期檢測,一般而言,等到淋巴腺腫大而塞住鼻腔,或是壓迫視神經影響視力時,往往都已是到了中、晚期了。所以如果出現無原因的流..詳全文
癌症照護癌症疼痛難舒緩,如何提升生活品質 文/鄒瑋倫中醫師現職:京華中醫聯合診所醫師 八十三歲的伯伯,年初中風,由女兒帶來針灸治療中風後遺症─偏癱手腳無力,雖然伯伯的預後良好,但因長年糖化血色素10以上,不僅西藥反應不佳,中藥也有一搭沒一搭,不過因爲伯伯年事已高能吃就吃,所以並不太緊張。兩個月前,伯伯開始大便溏瀉、色淡、便血,並在大腸升結腸與直腸處發現3顆腫瘤,因伯伯長期飯前血糖達300以上、身體虛弱不適合開..詳全文
飲食癌友食慾不振時,提振食慾的五大妙方! 癌症死亡率長年來在國人死亡原因中名列前茅,癌症的預防及治療也一直是醫學界共同努力的目標。近年來,營養治療及照護也是大大的受醫學界重視。根據統計,約有20%的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而約有75%的癌症患者在被診斷有癌症時,就已經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癌症治療期間會殺死很多正常細胞,故需要補充蛋白質和充足的營養,幫助身體恢復。常見的蛋白質食物包括紅肉、魚肉、禽類、雞蛋、豆..詳全文
癌症照護癌症病人需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嗎? Q:認識「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潛伏在身體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活化的表現,台灣每年約12萬人發生。好發對象:50歲以上及「免疫低下」者,症狀:在急性發作期會造成單側、疼痛、水泡性皮疹,可能併發皮膚疤痕、疱疹後神經痛、失明等後遺症,嚴重可能造成瀰漫性帶狀疱疹,影響到重要器官,如併發肺炎、腦膜炎等。 Q:癌症病人需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嗎?A:依據臺灣皮膚科醫學..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早期肺腺癌 手術後輔助治療預防復發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趙盈凱主任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根據衛福部2022年所公布的資料顯示,肺癌已連續42年高居癌症死亡第一位,成為國人的致命殺手。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趙盈凱主任表示,廣義而言,早期肺癌指的是可進行手術切除的階段,醫學上會再細分為1/2/3A期,第一期為肺腫瘤在4公分以內且局限於肺部內無任何淋巴轉移,腫瘤若已達4-7公分或發現時已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則列為第二期,..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四成肺癌發現時已骨轉移!? 積極治療一棒接一棒抗癌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肺腫瘤科郭志熙主任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超過一萬人死於肺癌,是連續42年奪走最多國人性命的癌症!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不易察覺,超過一半的病人發現時已經晚期。高達四成的肺癌病人發現時已經骨轉移,不僅影響病人生活品質,也會增加死亡率。醫師提醒,骨轉移應積極治療,維持生活品質才能跟癌症作戰。 林口長庚醫院肺腫瘤科主任郭志熙表示,..詳全文
肺癌標靶非唯一選項 新一代化療助抗肺癌 【2018年11月17日/健康醫療網/曾正豪】有位46歲的淑芬(化名)5年前被確診肺腺癌第4期,且肋膜積水嚴重,本身是護理人員的她,對於標靶藥物抱有很高的期待,但由於EGFR、ALK基因檢測皆為陰性,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只能採化學治療。淑芬因擔心化療的副作用,原本非常難過,經醫師勸說後同意「試試看」新一代化療,結果想像中的掉髮、噁心、嘔吐等嚴重副作用都未發生,在治療4個療程後,肋..詳全文
肺癌最難治的小細胞肺癌 戒菸就可以避免90%風險 【2019年4月20日Heho健康網】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布的國人主要死因統計,肺癌從2007年每十萬人口34.9人,攀升至2017年每十萬人口39.2人,死亡率逐年增加。而且,每年新增超過1萬3千人的肺癌患者中,有3/4確診時已屬於第三、四期,沒辦法像早期患者透過手術等方式達到根治。 肺癌分成兩大類型,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大約有10-15%的肺癌屬於小細胞肺癌,..詳全文
肺癌健保已給付免疫療法 為什麼我的肺癌不能用? 【2019年5月20日/聯合新聞網/葉語容】患者:「醫師,聽說健保已經補助免疫療法了,你可以幫我申請嗎?」 醫師:「你的情況不適合,我建議用化療。」 患者:「啊?現在大家都在申請新的免疫療法,為什麼我不可以……」 在媒體推波助瀾下,免疫療法被癌末患者視為浮木,隨著政府開放癌友申請免疫療法補助,許多醫院都出現搶補助名額的盛..詳全文
肺癌LDCT抓肺癌最準?當心「假警報」 【2019年6月10日/三立新聞網】近年來,肺癌已經連續蟬連臺灣地區癌症死亡率第一名,甚至每年肺癌新發病例大約1萬3000多名,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癌,奪得「國病」封號,就是因為傳統以胸部X光作為篩檢工具很難發現直徑1公分以下的小結節,導致發現時通常已經是晚期,存活率不高。有人說,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肺癌,可降低20%肺癌死亡率及6.7%整體死亡率。但每個人都適..詳全文
肺癌咳嗽別輕忽!醫曝肺腺癌發病4徵兆 【2019年6月9日/三立新聞】資深藝人馬如龍今(9日)傳因肺腺癌不幸病逝於新光醫院,享壽80歲。事實上,肺腺癌高居台灣10大癌症前幾名,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且患者中還有不少「不抽菸」的民眾,那有什麼前期症狀要注意呢?據《早安健康》報導,康聯生醫研究員莊淇源醫師就指出,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一般病患不太會察覺,提醒如果有喘、久咳不癒、咳血等症狀,就應該就醫檢查,尤其以下4種容易被..詳全文
肺癌為啥不抽菸會得肺癌?藥師授3招預防:別用「這材質」家具 【2018年11月28日/ETtoday新聞雲/Kiki藥師】抽菸會導致肺癌一直都是大家所知道的,但是近年來卻發現許多不抽菸的人,甚至許多女性也有罹患癌症,而且型態多屬於「肺腺癌」,至於肺癌為何會發生?不抽菸為何會發生? 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約有10~15%的人不抽菸也罹患肺癌,而不吸菸得肺癌約有2/3為女性(尤其亞洲女性占比甚高),在這報告中讓我聯想到食物的烹調方式..詳全文
肺癌殘留環境中三手菸 對幼兒危害大 【2018年9月4日/台灣新生報/記者王鵬捷】一般人常誤以為只有當吸菸者正在吸菸時,旁人所吸入的菸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有些吸菸者會採取一些措施保護其他人,例如打開窗戶吸菸,跑到其他房間吸菸,打開電扇吸菸,或不在孩子或家人面前吸菸,以為這樣就不會對孩子或其他人造成傷害,或使傷害大大降低。但這其實是錯誤的。 與吸菸者同住的幼兒,除了要承受二手菸的危害外,還得面對「三手菸」..詳全文
癌症防治臨床發現 七成想戒菸 卻到罹癌才悔恨 【2017年5月30日/聯合報/李樹人】台灣菸害防制原被譽為國際模範生,近年來卻遭遇重大瓶頸,醫界指出,七成吸菸者都想戒菸,但許多民眾一直到罹癌或住進安寧病房才後悔沒有及早戒菸,醫界呼籲提供更多元的戒菸管道,從疾病端介入提高民眾戒菸動機;而台灣菸害防制的下一步,面對新型態菸品出現、青少年吸菸率不降反升,未來的挑戰將更大。在台灣家庭醫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的「菸害防治廿年..詳全文
肺癌健保十大燒錢癌症排行出爐 肺癌蟬聯冠軍 【2017年7月22日/蘋果日報/江慧珺】 國內罹癌人口愈來愈多,中央健保署統計,去年健保給付癌症醫療費用高達845億元,再創歷年新高,其中肺癌花117億最多,蟬聯最燒錢癌症,其次是乳癌115億、大腸直腸癌113億;值得注意的是,癌症藥費在短短5年內暴增1倍,其中半數用於昂貴的標靶用藥。健保治療癌症病患的醫療費用逐年成長,去年已達845億元,癌症藥費也已增加至322億..詳全文
肺癌基因檢測合併標靶治療 肺腺癌存活延4年  【2017年10月12日/蘋果日報/曾雪蒨】49歲蔡婦4年前因為咳嗽一年治療未改善,一次感冒讓她呼吸困難到院急診,結果竟發現自己罹患肺腺癌四期,她想到20年前母親發現肺癌後半年就辭世,一度相當恐慌,直到接受精準基因檢測與治療,4年多歷經3種標靶藥物與化療、放療,一一克服左側肺癌轉移到右側與腦部病況,11日出席記者會分享抗病魔過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詳全文
肺癌廚師罹肺癌 中藥「健肺」不成卻轉移 【2017年11月13日/聯合報/黃寅】一位48歲的男廚師,被檢查出肺腺癌後尋求中藥治療,僅4個多月因癌細胞轉移,導致心包膜積水壓迫心臟,心跳曾停止5次都電擊救回。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杜鎮上午指出,該患者的肺腺癌達8公分大,經標靶藥物治療數天後,腫瘤縮小至2公分左右,提醒民眾,切勿延誤治療。劉杜鎮說,這位廚師平常有抽菸的習慣,4個多月前因咳嗽而在別家醫院做X光檢查..詳全文
肺癌PM2.5惹禍? 肺腺癌患者…越來越多不菸不酒 【2017年11年5日/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年僅廿歲的大學生某天突然咳出血,經過診斷後,竟然被宣告罹患肺腺癌第四期,但從未抽菸,也未接觸高風險的物質等,被確診後不到一個月就辭世,慢性阻塞性肺病學會理事長江啟輝說,這類的患者,近年來愈來愈多,且完全沒有接觸任何的危險因子,不排除與PM2.5有關。江啟輝說,台灣的罹癌率日趨年輕化,被懷疑與空污、食安有關,醫學界仍在探究兩者實際的關係..詳全文
其他【隱形殺手】PM2.5紫爆 戴哪種口罩最有保護力? 【2016年11月16日/TVBS/許碩穎/美編鄭勝元】連日來空污問題嚴重,不只南部PM2.5濃度爆表,呈現紫爆狀態,連北部部分地區的濃度都飆到「危險級」,相關單位建議避免外出,以降低PM2.5的傷害,但是對於每天都要出門的上班族,又該怎麼辦呢? 您可以注意到,只要是空氣污染嚴重的期間,民眾出門為了自保,紛紛戴上口罩,但你知道嗎,戴上口罩,可效果也不佳,因為PM2.5..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肺癌患者福音! 健保給付ALK二線標靶藥物 【2017年12月20日/健康醫療網/程加敏】肺癌是國人10大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其中不少患者確診為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變的肺癌,由於肺癌初期無明顯症狀,待患者發現時往往已進入3、4期,此時醫師就會建議病人考慮使用標靶藥物。以往健保僅支付第一線標靶藥物,所幸自今年11月起,健保給付增列了ALK陽性的第二線標靶藥物,對於第一線標靶治療失敗或無法忍受其副作用者,是一大..詳全文
肺癌不可錯過 6種防治肺癌的家常食物 【2018年1月10日/大紀元/記者李熙】肺癌是現今癌症死亡中的「第一殺手」,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它也是目前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不過,肺癌高發因素主要是人類自身行為造成的,只要調整生活和飲食習慣,遠離致癌因素,就能降低發病率。中醫認為,積聚、痰溼、血瘀、火熱、氣鬱、氣虛等體質的人,容易受肺癌侵害。日常飲食保持均衡的營養,攝入足夠的纖維質,保持大便通暢,即可減少..詳全文
肺癌抽菸愈多時間愈長 罹肺癌機率愈高 【2018年1月18日/台灣新生報】老菸槍吞雲吐霧看起來很過癮,殊不知除了經常咳嗽,罹患肺癌、口腔癌等風險也提高。執業胸腔內科醫師黃軒昨表示,根據醫學研究顯示,抽菸愈多,時間愈長,罹癌的機率就愈高,從研究結果類推預測,老菸槍每天抽菸數量超過「一包」,五十年後罹患肺癌的相對危險性,可以暴增到四十倍以上。 黃醫師指出,根據研究顯示,不管老菸槍一天抽幾根菸,菸齡二十年罹患肺..詳全文
肺癌肺癌奪命率高卻無明顯症狀,如何揪出早期癌變? 王金洲醫師現身說法 【2018年5月11日/每日健康/王金洲醫師】「肺癌像空氣,無聲也無息。」除了早期症狀不明顯,沒有普及的篩檢方法也是因素之一,對此,肺癌治療權威王金洲醫師指出,目前開刀還是消滅腫瘤最好的方法,但更棒的對付方法,是在早期的時候就發現,並將其繩之以法。醫師更提醒兩種人肺癌因子最高、及能夠有效追蹤出是否有肺癌的絕佳辦法。 食道癌、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及大腸癌篩檢,這些都不..詳全文
肺癌孫叔叔戒菸22年仍罹癌 醫:過去一天三包菸已重創肺臟 【2018年05月02日/中時 /倪浩倫】「永遠的孫叔叔」孫越在對抗肺腺癌、慢性肺阻塞COPD長達11年後,今日仍不敵病魔,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嵩壽87歲。醫師表示,孫越當初確診罹癌時,已經戒菸長達22年,但因過去一天三包菸,屬於重度吸菸者,肺功能已受到相當程度的傷害,孫越也深知自己的狀況,才會努力以自己當教材,呼籲大家不要吸菸,並拒吸二手菸。孫越在2007年,正式確診..詳全文
肺癌機車通勤PM2.5暴露量最高 專家建議戴口罩 【2018年6月4日/健康傳媒凌芸斐/台北報導】想減少罹患肺癌風險,專家建議少騎乘機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布臺北都會區通勤期間空氣汙染物暴露量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通勤空汙暴露量與通勤工具有關,及摩托車通勤時PM2.5暴露平均濃度32.1μg/m3,約是搭乘汽車者的4倍之多,越來越多證據顯示,PM2.5恐導致肺癌。英國薩里大學研究報告顯示,民眾於日常通勤時,最容易暴露於多種..詳全文
肺癌連續10年死亡率NO.1!肺癌初期少症狀,久咳胸痛要小心 【2017年9月6日/早安健康編輯部】肺癌,是肺部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所形成的惡性腫瘤。在衛福部公布的二○一六年十大癌症死亡率統計中,肺癌已經連續十年蟬聯第1名,肺癌早期沒有什麼症狀,有時就像一般感冒咳嗽,因此很容易輕忽,當出現明顯症狀時,往往已經是發展到末期。有時肺癌會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嘉義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的主治醫師鄭任勳曾於受訪時表示,有不少患者曾被誤診為氣喘,用藥後未得改..詳全文
肺癌台灣肺癌患者 大多不吸菸 【2017年08月24日/聯合報/黃安琪】肺癌去年居十大癌症首位,醫師指出,高達57%的患者確診時已第四期,一旦聲音沙啞、氣喘,腫瘤已長到一定程度或癌細胞轉移。提醒三等親內有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發炎等高風險群,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才能揪出早期肺癌。39歲的林小姐不抽菸,但有肺癌家族史,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後,發現左下肺有0.8公分結節,經一年2次追蹤結節仍在,逐漸由小變大..詳全文
癌症防治吸菸少活15年 二手菸毒性最高 【2017年02月27日/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吸菸害人害己!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吸菸者壽命少活約15年。醫師指出,二手菸比一手菸還毒3至5倍,更會誘發肺癌發生率,其餘3成癌症死亡率也與吸菸有關。 吸菸者壽命少15年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陳威志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吸菸是致癌的主因之一,吸菸者平均壽命較不吸菸者減少約15年,所有癌症的死亡有3成與吸菸行為有關。..詳全文
肺癌國人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趨向年輕化 專家:首重避免汙染源 【2016年04月20日/健康醫療網/郭庚儒】根據國健署最新出爐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每5分鐘18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快轉8秒,其中肺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2位,也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第3位、女性第2位,2013年共有1萬1751人罹病,較前一年增加59人。肺癌死亡率高有年輕化趨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良豪指出,肺癌為國人癌症死亡率之首,不分..詳全文
肺癌標靶藥推陳出新 肺腺癌活久活好 【2016年04月06日/中央社/陳清芳】第一、二代肺腺癌標靶藥療效硬碰硬比較,經過一年半到兩年的試驗,最近分出高下。醫學專家認為,肺腺癌將會愈來像慢性病,活過5年很常見。這是首次出現第一代標靶藥(gefitinib)對決第二代標靶藥(afatinib)的2B期試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基因型為del19或L858R的晚期肺腺癌患者319人,有超過半數來自亞洲。日前..詳全文
肺癌死亡率癌症之冠 肺癌標靶治療大突破 【2016年02月25日/健康醫療網/林怡亭】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癌症已連續34年蟬聯十大死因之冠,其中肺癌死亡率更高居所有癌症的第一位。因肺癌發生初期幾乎無任何症狀,70%以上患者被診斷為肺癌時,都已是中晚期,存活率相較其他癌症來的低,因此突破肺癌的治療瓶頸,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肺癌初期診斷難死亡率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台灣每年肺..詳全文
肺癌國人癌症頭號殺手 肺癌每年增萬人 【2015年12月7日聯合影音報導】 金馬影帝柯俊雄,死於肺癌。其實,根據癌症基金會統計,肺癌每年增加約1萬1千多個病例。國健署資料也顯示。肺癌已經連續五年蟬聯國人癌症死亡第一名。醫師表示,罹患肺癌的男性,有6成是罹患肺腺癌,但女性則高達8成,而且,大部分都沒有抽菸。吃飯時間老闆娘忙著煎荷包蛋,有時抽油煙機前一站就是半天。餐飲業者:他還要戴口罩啊,還要圍什麼,因為他一..詳全文
最新消息
2017/09/28深入成因,拒絕肺癌威脅,只需一秒鐘 癌症的發生絕非偶然,由個人到社會,由內到外,每個動作與習慣都環環相扣著。親愛的你,有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呢?讓我們一起認識肺癌,戰勝肺癌WeCanICan 只要我們同心..詳全文
病友故事
肺癌堅持不放棄,希望將與你同在 自2007年起,肺癌已蟬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榜首,且據研究顯示,有九成以上的華人肺癌女性病友並無抽菸習慣,加上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導致一旦確診,有高達七成患者已進入肺癌晚期,知名抗癌部落客星希亞就是一例。在2012年,正值花樣年華該要璀璨發光的時候,卻在生日過後沒多久,她從單純的久咳不癒,一直被當成感冒、鼻竇炎(甚至還做了手術)、肺炎來治療,事隔半年後,竟被醫師確診為肺腺癌末期。&..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