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攝護腺癌小檔案
 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左右的男性。
黑人是最容易罹患攝護腺癌的民族,而東方人的罹患率較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國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國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為男性癌症的第五位,該年發生6,644人,死亡個數1,377人,死亡率的排名為第七位。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細胞型態絕大多數為腺細胞癌,少數非腺細胞癌的包含鱗狀細胞癌、惡性肉瘤、神經內分泌癌、基底細胞癌。*攝護腺—男性獨有的構造
        攝護腺又稱為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系統的器官之一。攝護腺位於膀胱的正下方,由膀胱出來的尿道從上而下在它正中穿過,它的外形及大小相當於一粒栗子,重量約20公克。
攝護腺的功能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就目前所知,攝護腺會分泌一種乳白色液體,是男性射精的精液中一部份,攝護腺液可維持精蟲的生命力及活動力,另外也可能具有保護生殖泌尿道,避免細菌侵犯,此外睪丸製造的睪固酮有促進攝護腺的功能。

 
癌症新知
攝護腺癌【名醫開講】腰背痛可能是攝護腺癌骨轉移!? 保骨針固骨本降低骨折風險 諮詢/臺大醫院泌尿部黃昭淵醫師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國內攝護腺癌病人有逐年攀升的趨勢,每年約有七千多人罹患攝護腺癌,約三成已經出現癌細胞轉移,其中高達七成是骨轉移,骨轉移十分疼痛,嚴重會癱瘓,增加死亡風險。 臺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黃昭淵表示,東方人的攝護腺癌和西方人很不一樣,西方人新診斷的攝護腺癌病人多為早期,有九成以上的病人在積極治療後都可以痊癒;但是台灣..詳全文
攝護腺癌頻尿又解尿困難 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傻傻分不清? 【2018年11月13日/健康醫療網/田柏升】步入中年,頻尿、尿急、解尿困難情形越來越常出現,醫師說有可能是這個疾病!林口長庚醫院泌尿腫瘤科虞凱傑醫師表示,大約有三分之一攝護腺癌病患的臨床表現和良性攝護腺肥大是無法區分的,因此患者常常會以為只是單純的良性肥大。長期接受藥物治療解尿不順的症狀,如果沒有接受定期的癌症篩檢,常常會因此而錯失提早診斷的良機。 放射性同位素療法..詳全文
攝護腺癌治療攝護腺癌骨轉移 單株抗體顧骨本 【2018年11月22日/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隱形殺手「攝護腺癌」無明顯症狀易輕忽 「我印象深刻的攝護腺癌骨轉移患者有兩種:有些人幾乎全身都轉移,卻一點感覺都沒有;另外一種病人,則是病情發展到後期,痠痛鑽進骨頭深處,就算用上各種止痛藥、甚至嗎啡都壓不下來。」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陳忠信說,將攝護腺癌比喻為「隱形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但經..詳全文
攝護腺癌達文西機械手臂 攝護腺癌治療福音 【2019年1月27日/中時電子報/林周義】傳統腹腔鏡微創手術仰賴人工操作,過程直來直往,靈活度較低,在進行高難度手術時,風險較高。達文西機械手臂問世後,打破了原有限制,讓腫瘤大、位置深的手術得以精準進行,由於其傷口較小,恢復時間也較快,以攝護腺癌為例,患者多在術後1至2周就能下床,重返工作崗位。 中時健康講堂特別邀請泌尿科手術權威,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分享達文西機..詳全文
攝護腺癌攝護腺癌術後 「舉弱男」 年增2500位 【2016年08月02日/蘋果即時/黃仲丘】一位70多歲的老翁發現罹患早期攝護腺癌,為了根治,必須動手術移除攝護腺。但術後發現,有勃起功能障礙的問題,就連服用威而鋼、犀利士等藥物都無法改善,直到使用負壓助勃器治療後才成功行房。根據2011年泌尿科醫師所做的調查,攝護腺癌患者在術後3個月有一半以上有勃起功能障礙,這類患者稱為「舉弱愛腺男」,每年約新增2500位。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北..詳全文
攝護腺癌攝護腺癌術後 把握復健黃金期 【2016年8月11日/經濟日報/劉靜君】根據國民健康署2000~2013年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全台增加4,801位攝護腺癌新個案,過去十年來已增加1.3倍新攝護腺癌人數,平均發生年齡維持在73歲左右,經泌尿科醫師調查,攝護腺癌切除後,病人在術後3個月有一半以上發生勃起功能障礙,長期追蹤,超過一半以上病患持續有勃起功能障礙。目前國際性醫學學會治療勃起功能障礙,除了口服藥外,..詳全文
攝護腺癌男人注意!輕忽攝護腺 癌症找上你 【2016年9月14日/自由時報/林彥彤】醫師臨床發現,多數男性因為攝護腺癌早期沒有症狀,而輕忽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直到出現疼痛、出血等症狀時才就醫,約有31%的患者,發現時已到第四期。70歲的蕭文彬是攝護腺癌患者,他一直以為自己身體很好,7年前,身為將軍的他帶隊到南沙,8天在海上嚴重暈船,吃、睡不好,回來後仍眼眶發黑、精神不濟,才趁醫院至單位義診時順便檢查,結果發現PSA(攝護..詳全文
攝護腺癌預防攝護腺癌 別怕這一「摸」  【2017年10月11日/聯合報/陳雨鑫】攝護腺癌早期沒有症狀,肛門指診是最簡單且快速察覺是否有攝護腺癌的方式,不少男性對指診敬謝不敏,曾有患者接受指診,因緊張不慎射精,留下難以啟齒的記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葉劭德表示,首次指診多數患者都會緊張,屬正常現象,但肛門指診對攝護腺疾病診斷非常重要。葉劭德說,攝護腺分為三大區域,最靠近肛門肌肉為攝護腺後方,也是..詳全文
攝護腺癌無聲殺手攝護腺癌 靠機械手臂來根除 【2017年9月6日/聯合新聞網/張益華】一名五十八歲的開業醫生,天天坐著幫人看病,突然某天感到骨頭疼痛,就醫檢查後,被診斷出已經是攝護腺癌末期,他覺得很冤枉,一輩子都沒有感覺攝護腺有異狀,甚至連解尿困難都沒發生,怎麼會自己罹癌都不自知。另一名七十八歲的德國男性,居住在台灣多年,檢查也發現罹患攝護腺癌,雖然年事已高,但身體其他功能算健康,因此醫師建議他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詳全文
攝護腺癌首度證實 男愛染髮罹攝護腺癌風險增1.15倍 【2016年04月10日/蘋果即時/邱俊吉】 國人染髮風氣興盛,但國外已有調查顯示,長期染髮恐罹膀胱癌,國內最新研究又發現,染髮還可能增加攝護腺癌風險,有染髮者罹此癌機率比不染髮者高1.15倍,是國際首篇研究發現染髮與攝護腺癌有關。醫師指,最好還是不染髮,若染則應每次至少間隔3個月,有助頭皮健康與癌症預防。染髮與攝護腺癌研究主要由高雄醫學大學團隊進行,第一作者為高雄市..詳全文
攝護腺癌他應酬後解尿困難 竟是攝護腺癌末期 【2016年3月31日/蘋果日報/蔡明樺】 一名50歲熟男日前與客戶應酬,小酌後上廁所,小便滴滴答答、解尿困難,下腹部腫脹不適就醫,抽血檢查發現男子的攝護腺癌指數(PSA)竟高達300單位(正常值小於1),進一步檢查確診患攝護腺癌末期,癌細胞轉移至全身骨頭,平均餘命僅剩3、4年。醫師指,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國內約4分之1患者確診時已是末期,提醒年滿40歲男性應抽血檢查..詳全文
攝護腺癌攝護腺癌侵害老骨頭 α粒子剋癌延命 【2016年02月25日/中央社/陳偉婷】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好發癌症第5名,因早期沒明顯症狀,有1/3患者初次確診就是晚期,且易出現骨轉移。現有α粒子導向治療,可望延長存活並延緩骨痛、骨折發生。72歲顏先生2年前出現流鼻血、腰痠、雙腳無力等症狀,就醫診斷攝護腺癌第四期,轉移到胸椎、腰椎、骨盆腔、大腿等多處骨部位,X光片上骨頭密密麻麻的黑色陰影。他滿心疑惑,以往認知的..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