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卵巢癌小檔案
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占了女性生殖器官癌症的四分之一。
卵巢癌雖然發生率並不算太高,每十萬人中約有八人罹患卵巢癌,但卵巢癌是婦科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初次診斷為卵巢、輸卵管及寬韌帶惡性腫瘤者共計1,557人,發生率的排名於女性為第7位;同年死亡的人數有624人,死亡率排名於女性第8位。








 
癌症新知
飲食癌細胞真的愛吃糖嗎?專家告訴你糖與癌症的甜蜜關係 一位83歲的蔡姓老婦罹患皮膚癌,右臉頰冒出一大塊腫瘤,還讓右眼的視力受到腫瘤壓迫而受損。因為年齡太大,家人反對動手術切除腫瘤,結果進行放療的效果也不好,家人不忍老太太再受治療痛苦,同意轉往安寧病房。偶然間家人聽到友人建議,把老太太的飲食中的含糖食物排除掉,經過幾個星期後,腫瘤從表皮與口腔流出一些液體,並且逐漸縮小,大約經過半年,蔡老太太的臉部已恢復正常,而經檢查各項癌症指數也都..詳全文
乳癌「四大婦癌」淪女性健康殺手!必知篩檢方式 揪出癌前病變 癌症一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而前十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中,女性癌症就佔了2項,分別是第4名的乳癌及第10名的卵巢癌,子宮頸癌及子宮體癌也佔據第12名及第15名,可見婦癌對女性健康影響重大。在醫療進步的時代,癌症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有效延長存活期,而我們可以做什麼檢查,來提早得知是否罹癌呢?請專家告訴你!根據衛福部統計,110年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如下。由排名結果可看..詳全文
飲食黑芝麻補鈣又助排便,黑芝麻白芝麻營養功效比一比! 平平都是芝麻,大家卻常常說吃黑芝麻可以把白髮吃回黑髮,以顏色作為某種判斷依據。但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顏色不同僅代表它們不一樣,不是吃黑色食物就能使頭髮變黑。而黑白芝麻同為芝麻,到底在營養價值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芝麻是高油脂食物!芝麻算是堅果類,無論黑白芝麻,油脂含量都達到快60%左右,屬高油脂含量的食物。不過芝麻內含的主要脂肪叫亞麻油酸,是一種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幫忙降低..詳全文
飲食疫情間接加速癌症快轉,營養師:抗癌兩關鍵不可少 疫情不只影響生活,更影響了癌症用藥發展。新冠疫情衝擊之下,許多經費及人力都轉移研發疫苗及藥物研究,因此倫敦癌症研究所報導指出,目前預測癌症的研究進展可能會整整落後2年。新冠病毒因為傳播速度快,而癌友免疫系統本來就比較弱,因此許多患者憂心感染,延遲就醫也是造成快轉原因之一。心情好壞,是影響身體健康關鍵因素「這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你沒有經歷過,怎有辦法感受?」,我想可能很多人會這麼..詳全文
癌症防治從身體警訊發現癌!5種癌症的徵兆別輕忽 癌症長期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成為危害健康與生命的頭號殺手,但癌症是一種比較難治的疾病,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的癌症早期並沒有徵兆,80%的病人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增加治療難度。5種癌症該如何提早發現?一、鼻咽癌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也沒有發展出任何篩檢工具可以早期檢測,一般而言,等到淋巴腺腫大而塞住鼻腔,或是壓迫視神經影響視力時,往往都已是到了中、晚期了。所以如果出現無原因的流..詳全文
癌症照護癌症疼痛難舒緩,如何提升生活品質 文/鄒瑋倫中醫師現職:京華中醫聯合診所醫師 八十三歲的伯伯,年初中風,由女兒帶來針灸治療中風後遺症─偏癱手腳無力,雖然伯伯的預後良好,但因長年糖化血色素10以上,不僅西藥反應不佳,中藥也有一搭沒一搭,不過因爲伯伯年事已高能吃就吃,所以並不太緊張。兩個月前,伯伯開始大便溏瀉、色淡、便血,並在大腸升結腸與直腸處發現3顆腫瘤,因伯伯長期飯前血糖達300以上、身體虛弱不適合開..詳全文
卵巢癌【名醫開講】破解基因型態 精準打擊卵巢癌 諮詢/馬偕醫院婦癌科陳楨瑞醫師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卵巢癌(也包括輸卵管癌與原發性腹膜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已是晚期且非常容易復發,因此有沈默殺手之稱。病患在疾病確診之初的手術加化學治療後,會完全緩解一段時間,然而有6成以上的患者會面臨復發轉移,最終因產生化療抗藥性而陷入無藥可治療的困境。初診斷為卵巢癌時,治療指引上建議做基因檢測,以決定日後採用的藥物來打擊癌..詳全文
乳癌確診婦癌別喪生機!心理諮商師傳授 3 方法排解心理壓力 當癌症不請自來,讓人生規劃瞬間亂了步調。尤其是,當女性罹患了婦科相關癌症,如乳癌、卵巢癌、子宮癌時,除了擔心如何延長生命、治療副作用,更要面臨女性象徵可能被剝奪的恐懼,甚至影響病友願不願意積極治療的意願!專家提醒,別讓外觀、生育等因素情勒,綑綁了一線生機!當罹患乳癌、卵巢癌、子宮相關癌症時,病友第一個擔心的,往往不是如何治療、延長存活期等與生命相關的議題,在性命交關時刻,「乳房..詳全文
卵巢癌國三女下腹痛半年 竟是卵巢長了5公分「畸胎瘤」  【2017年9月22日/ETNEWS健康雲/趙于婷】一位15歲國三女學生,有約半年右下腹疼痛現象,就醫安排超音波檢查才發現,右側卵巢裡面有一顆大約5公分的囊腫,懷疑是生育年齡婦女最常見的「良性畸胎瘤」。收治該病例的台中醫院黃一文醫師表示,經過一到兩個月追蹤,證明是不會自行萎縮的卵巢囊腫,且個案右下腹疼痛的症狀沒減輕,因此安排腹腔鏡右側卵巢囊腫摘除手術,術中發現囊腫的..詳全文
卵巢癌13歲女童腹部隆起如孕婦 巨大卵巢腫瘤作祟 【2017年9月13日/聯合報/蔡容喬】一名13歲女生1年多前就有腹脹、腹痛症狀,一直被當腸胃炎治療,後來腹痛加劇,才到小兒科診所就醫,醫師發現她腹部隆起如有7、8個月身孕,從超音波看見一顆25*30公分的腫瘤陰影,幾乎占據整個腹腔,開刀取出該顆重達3.9公斤腫瘤後,長期腹痛消失,便秘也好了。收治女童的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李振豐13日表示,女童經常腹痛,幾乎每個月都到內..詳全文
卵巢癌她「孕」味十足竟是晚期卵巢癌 標靶藥持續用助提高存活率 【2018年6月1日/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沒關係!這個位子讓你坐」明明寶寶都已經一、兩歲,但張小姐仍然「孕」味十足,體型微胖,大腹便便,搭乘公車、捷運時,常有人以為她是孕婦,而起身讓座。卵巢癌缺乏有效早期篩檢工具 發現時多為晚期 張小姐年輕時,飽受巧克力囊腫之苦,月經一來,常痛到在地上打滾,晚婚晚孕的她,以為生產後,經痛可以獲得改善,沒想到產後仍舊經痛,且腹部鼓..詳全文
卵巢癌北醫附醫:37.8%卵巢癌患者小於40歲 【2017年8月15日/聯合報/羅真】卵巢癌是無聲的女性殺手,8成患者確診已在第三期以上,且發生逐漸年輕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援引院內統計指出,過去13年來收治430至450名卵巢癌患者當中,高達37.8%小於40歲。劉偉民表示,主要原因與近年社會人口結構改變有關,台灣女性晚婚、生得少,卵巢每月排卵無法休息,因此提升罹癌風險;其次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癌化有關,..詳全文
卵巢癌卵巢癌年輕化 存活率不到3成 【2017年6月19日/中國時報/鄭郁蓁】105年十大癌症死因,卵巢癌首度入列,醫生分析,卵巢癌早期無徵兆,近7成發現時都已經末期,號稱沉默的殺手,近年甚至呈現年輕化趨勢。婦科醫生提醒,有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乳癌家族史的女性應該提高警覺,每年做抹片檢查時不妨順便做內診。國內女性卵巢癌上升速度越來越快,馬偕醫院婦產科醫生、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閔照認為,和少子化脫不了干係。他指..詳全文
卵巢癌姐姐妹妹動起來! 再發懶當心卵巢癌上身 【2016年07月11日/nownews/生活中心】許多女性因為怕曬黑或是懶得動而少有運動習慣,但現在有研究發現,不運動的女性罹患卵巢癌和因卵巢癌而死亡的風險,比起有固定運動習慣的女性還要高約兩到三成,已分別有兩個研究證實此結果,並刊登在《英國癌症期刊》(BritishJournalofCancer)和《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CancerEpidemiology,Bi..詳全文
卵巢癌卵巢癌年輕化 化學治療新概念 【2016年3月23日/華人健康網】 有許多婦女都有嚴重經痛的困擾,還有年過30歲以後,不但晚婚、不孕,即使已經晚孕,甚至生育數僅一個,可說是比比皆是!隨著結婚和生第一胎的年齡不斷延後,子宮內膜異位症已經成為許多婦女心中的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未來罹患卵巢癌的機率也大為提升,令人擔心。 現代女性超過30以後晚婚、生育次數少,甚至不婚不孕,都..詳全文
卵巢癌卵巢癌元兇找到了!原發竟在輸卵管 【2015年11月20日 張世傑/華人健康網】卵巢癌的元兇找到了!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與婦癌防治中心經過6年的研究,除了印證絕大部分卵巢癌的原發部位不在卵巢而在輸卵管,也發現有效預防卵巢癌的方式,而這項研究成果已於2015年11月刊登於國際知名之「癌症病因學」(Carcinogenesis)雜誌,廣受國內外醫界所青睞。負責這項研究的花蓮慈院婦產部主任朱堂元表示,卵巢癌佔..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