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 for Hope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希望妳在 為妳而跑 Running for HOPE來自於一個心痛的呼喚
 

活動發起人斯紹華的姐姐2009年罹患子宮頸癌,2010年就病逝,痛失親密家人的斯紹華用很多的放棄來面對悲傷,即使是面對自己最愛的長跑,棄賽常是他選擇。即便如此,他最終還是選擇用跑步來走出悲傷。

斯紹華說:「我不想再因悲傷或痛苦而逃避,覺得自己有能力也有責任站出來做一些事情。」轉念!還是藏了近兩年,才終將被實現。2012年Running for HOPE環台路跑定調為推動全台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而跑,他號召好友林義傑、李清言一同參與,好友得知這項訊息時,心中非常的清楚及確定,這應該是全台灣所有男人一起的挑戰!!這項以子宮頸癌防治為目的的長跑活動,在三位大男生的相約下,於情人節正式展開。

然而,在這21天的環台路跑過程中,他們發現不單只是子宮頸癌,大眾其實對整個癌症防治認知都是不足的…。因此,為使防癌觀念從下扎根,2013、2014年Running for HOPE「跑」進校園,向青年朋友宣導癌症防治,並經由向下對年輕族群傳播,從而往上影響父母、長輩定期癌症篩檢,世代遠離癌症威脅!!2015年再次為女性癌症防治而跑,不同以往,我們於線上舉辦「Running for H♀PE 希望妳在,為妳而跑」網路街跑活動,鼓勵民眾一起跑出希望,活出健康!

2016年,我們推出全新本土化口號「防癌五保庇」,號召民眾共同施行五大防癌行動:1正確飲食、2規律運動、3體重控制、4拒菸酒檳、5定期篩檢,讓癌症防治標語變得更有趣,要讓民眾身體力行一起防癌!並邀請知名跨界藝術家眼球先生創作,以戴上三太子頭套的小學生,象徵民眾防癌知識大多不足,但可以透過學習跟實踐精進提昇,維護自身健康。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02年癌症新發人數為9萬9,143人,每5分18秒就有一人罹癌,較前一年增快8秒,當中大腸癌更是連續八年蟬聯10大癌症第一位,而癌症更是連續33年成為國人10大死因的頭號殺手。
 
說起癌症人人自危,但是,你知道癌症其實可以預防的嗎?國際抗癌聯盟( 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呼籲,只要做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預防癌症。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亦指出,要有效防癌,除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及養成規律運動外,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亦格外重要。
 
癌症希望基金會自民國91年成立以來,除了直接服務癌友家庭之外,也積極推動癌症防治教育,並響應國際防癌策略。2016年,本會針對台灣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更提出了生活化的呼籲「防癌五保庇」,並邀請知名跨界藝術家「眼球先生」設計,推出可愛的本土化吉祥物「保弟」,和大家一起落實「正確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拒菸酒檳、體重控制」五大防癌行動!
 

 
正確飲食
高纖低脂多蔬果,幫助身體維持正常機能,有助於抵抗口腔、咽喉、食道、胃、大腸等部位的癌症減少健康細胞受損,預防癌症。
 
規律運動
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75分鐘費力身體活動,能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癌症風險喔!
 
拒菸酒檳
菸酒檳榔被證實會提高口腔、咽喉、食道、肺、肝等部位的癌症發生率,遠離致癌物,你會更健康!
 
體重控制
維持BMI值18~24之間,避免肥胖助長大腸、乳房、子宮內膜、胰臟、腎臟、胃、食道及其它部位的癌症發生。

定期篩檢
政府提供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免費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提升治癒率和存活率!
什麼會致癌?這些常見的食物都是可能元兇!​

打工季又到了~保弟的堂哥(保哥)想趁暑假在學校附近的餐廳打工,找到「阿爸A燒烤」、「超牛B肉腸」、「新鮮D果汁」這四家,面試都有上而且薪水跟待遇都差不多,決定看哪家的食物比較讚就選那家,所以保哥跑去問同學A、B跟D~
同學A:「去『阿爸A燒烤』啦!烤肉跟烤玉米都好吃啊~」
同學B:「推『超牛B肉腸』,他們家的肉腸超肥> <"」

同學D:「我覺得健康也要考量一下呦~燒烤、加工肉品吃多了都容易得癌症,果汁倒是有益健康,多纖維又補充維生素,建議你還是去『新鮮D果汁』吧!」
保哥雖然貪吃,但更注重身體健康,所以隔天就去「新鮮D果汁」報到囉~
☞遠離癌症怎麼吃?
均衡攝取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少吃紅肉、燒烤、油炸、加工肉品,避開高油脂飲食,多攝取高纖蔬果類食物。
 
防癌五保庇 第一招:正確飲食

►少吃紅肉、加工肉品: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表示,豬、羊、牛等紅肉,以及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的加工肉品,皆會提高大腸癌的發生率。2015年10月加工肉品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

►少吃燒烤、油炸:燒烤與油炸等高溫(溫度超過100°C)烹調方式會產生雜環胺(Heterocyclic amines),是一種致癌物質,其產生的量跟烹調時間有正向關係。

►避開高油脂飲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漢堡、炸雞、蛋糕等高油脂食物攝取過多,會導致肥胖、脂肪細胞堆積,刺激體內雌性荷爾蒙濃度增加,進一步誘發乳癌。

►多高纖蔬果:採行高纖維飲食可以避免罹患大腸直腸癌、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胃腸癌,一般建議成人每日攝取20g~35g的纖維;另外,近來科學家發現蔬果中的植化素可降低罹患癌症的機會,對身體健康促進以及預防慢性疾病亦有所幫助。



 
養成規律運動好習慣,不只減肥、更可防癌!

艾達逑:「嘿!走啦~去打球~」
戴稅轎:「下課只有十分鐘誒!打什麼球啦…我要睡覺Zzz」
艾達逑:「吼你豬喔…不運動小心變胖=3=」
戴稅轎:「男生變胖沒差啦!」

還好醫生說阿嬤只是前期(還有救的意思),但平常還是得要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因為很多研究都已經證實運動可以預防癌症找上身。

於是保弟走到同學旁邊說:「運動其實還可以防癌喔!我放學都會找阿嬤一起去公園運動,規律運動習慣讓人遠離癌症~而且身為男子漢,夏天到了就是要揮灑青春的汗水啊!」

☞愛你的家人、朋友最好的方式,現在,就帶著他們和你一起出去運動吧!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養成每天動一動的習慣,根據《美國醫學雜誌》(JAMA)的研究,運動能夠降低13種癌症的罹患風險
►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度費力身體活動
►成人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度費力身體活動
►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
►國內醫師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5次

☞運動小提醒

►穿著輕便衣褲,運動鞋,避開中午時段外出運動。
►運動前必須先完成暖身運動。
►運動前、中、後都需補足水分。
►運動可分段進行,但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
►訂定明確目標,努力達標。

體重控制兩大策略~幫你跟癌症說NO!!!

週五傍晚,女孩緣不錯的保哥(保弟的堂哥)跟三位女(性)朋友Bella, Mary, Ivy一起放學回家。途中經過一家甜點店,剛好看到有學生優惠,保哥決定找大家一起進去吃。但是Bella說:「我在減肥,媽咪叫我要少吃糖跟油,才不會吃進太多熱量,所以甜點你們吃就好~」於是就先離開。

吃完甜點,保哥想約隔天逛街,Mary說:「我在減肥,我爸說明天要帶我去爬山,多消耗一些熱量,所以沒辦法跟你們去……」

隔天逛街,保哥問Ivy為什麼她們要減肥?「老師昨天才講過不是嗎?肥胖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癌症喔!」聽到Ivy的回答,保哥愣了一下(根本沒在聽課XD),接著又問為什麼只有Ivy沒在減肥?不怕得到癌症嗎?「我平常就有在做體重控制啦!隨時都把預防癌症掛在心上,不用臨時抱佛腳」聽完,保哥摸了摸自己肚子上的肥肉,看著手上的雞排,眼前浮現出自己躺在床上接受化療的畫面……為了做好體重控制、遠離癌症,保哥決定從今天開始也要少吃多運動!

☞體重控制怎麼做?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國人十大死因中,即有8項死因與肥胖有關」其中包含高居第一名的癌症!
為了避免肥胖,除了避開高脂肪飲食外,還要做到控制體重。體重控制可從降低每天攝取的總熱量(降低脂肪、醣類的攝取)以及增加消耗的熱量(提高運動量)下手,但切記維持營養均衡,勿過度運動。

☞迷思

控制體重就是避開高脂肪飲食嗎?
➣錯!雖然避開高脂肪飲食是降低攝取總熱量的其中一種方式,但並不是全部,如果吃進過多澱粉也會造成肥胖。所以真正的體重控制應該是以總攝取的熱量為標準,維持熱量攝取跟熱量消耗的平衡。

・減肥所以什麼都不吃?
➣錯!即使在減肥,還是要均衡攝取三大營養素—醣類、蛋白質、脂肪,分別提供4kcal/g、4kcal/g、9kcal/g的熱量(另外,酒精也會提供7kcal/g的熱量。)。建議依照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國民飲食指標,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控制總熱量,並維持多運動的生活型態。

・肥胖可能提高癌症罹患率,所以越瘦越好?
➣錯!過瘦的人也會有健康問題,如骨質疏鬆、掉髮、月經失調、生長遲緩等等,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BMI應維持在18.5~24。(BMI計算方式:體重(kg)/身高(m)2)

遠離癌症邁向健康!拒絕抽菸、喝酒、吃檳榔

最近保弟放學回家,常常會聽到鄰居王伯伯跟王伯母在吵架,一開始是兩三天一次,後來變成一天兩三次。正所謂旁觀者清,保弟一看就心想王伯伯跟王伯母最近是不是翻臉了……「不要亂說啦!」保妹用力拍了保弟的頭,繼續說道:「王伯伯是因為抽菸吃檳榔,30幾年下來的壞習慣讓他得到癌症,前幾天被醫生診斷出來是口腔癌初期,好險還有救,但王伯母很氣他怎麼講都講不聽,一直不肯改掉壞習慣,所以才吵架啦!」

「是喔!原來抽菸吃檳榔會讓人得到口腔癌喔…」保弟突然替王伯伯感到心慌慌。
「嗯啊~正確說來,抽菸、喝酒、吃檳榔等壞習慣可能會讓人罹患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等很多疾病呢!」保妹補充解釋。

聽到這邊,保弟也凍未條,趕緊上前勸王伯伯也改掉壞習慣。王伯伯雖然愛跟王伯母唱反調,但是最拿小孩沒輒了,看到保弟也來勸說,終於答應戒掉壞習慣,跟口腔癌說881~


☞抽菸、喝酒、吃檳榔跟癌症有什麼關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抗癌聯盟(UICC)的研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而目前已知菸、酒及檳榔是應避免的癌症危險因子。所有癌症死亡人口中,有30%和菸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有關。

若分開來看,就吸菸而言,研究顯示除了該行為本身會增加罹患超過十種以上癌症的機率,吸入「二手菸」或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污染物-「三手菸」,也都會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而「戒菸」能立即減少吸菸造成的疾病和死亡!若有戒菸諮詢需求,國民健康署設立了「戒菸專線服務中心」(
http://www.tsh.org.tw),民眾可多加善用。

飲酒則易導致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食道癌、大腸癌、肝癌、肝硬化等。而根據美國史丹佛醫學院研究,台灣人有將近一半的人有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因喝酒而罹食道癌風險較一般人高14倍!

至於檳榔,研究更證實「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甚至即便嚼食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易導致口腔癌。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又可和各項習慣合併來看:

 
習慣 只喝酒 只抽菸 只嚼檳榔 喝酒+嚼檳榔 抽菸+嚼檳榔 喝酒+抽菸+嚼檳榔
高出常人罹患口腔癌之機率 10倍 18倍 28倍 54倍 89倍 123倍


沒症狀不代表沒問題!定期篩檢才是防癌之道

「哇丟謀安怎,免迄奏檢查啦!」前陣子政府在推廣四癌篩檢的時候,保弟常聽到鄰居王爺爺這樣講。想想這位體格健壯的老爺爺(據保妹說有六塊肌?),飲食正常、還會去公園打太極、平常也沒有不舒服的症狀,應該不會被癌症找上門才對。哪知道上禮拜王爺爺突然肚子悶痛,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是大腸癌第二期……

保弟覺得很奇怪,王爺爺本來不是沒症狀嗎?上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官網查資料,才知道原來早期癌症是看不出明顯症狀的,要靠定期篩檢才會發現。這時候保爸剛好正要出門去做癌症篩檢……

「上次叫你去檢查不是說很忙嗎?現在看到王爺出事就怕了喔~」保媽對保爸說道。保爸邊摸頭回答:「沒啦~(心虛貌)再忙還是抽空做個癌症篩檢好了,我不想讓賺來的錢都拿去住院啊QAQ」
 
☞沒有症狀為何要檢查?

這是民眾對癌症篩檢常見的迷思之一。專家們一再呼籲民眾要打破「有症狀再檢查」的迷思,早期癌症常常沒有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因此定期接受篩檢格外重要,千萬不能因為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就輕忽定期篩檢的重要性。
目前政府提供國人常見四大癌症的免費篩檢,民眾可以善加利用,就近至健康中心、衛生所、診所、醫院進行篩檢,以確保自己的健康,將可以有效的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治癒的機會。

☞政府提供的四大癌症免費篩檢


宣導磁鐵
  宣導提醒卡
宣導L夾
宣導海報
宣導胸章
宣導T恤
宣導藥盒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