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健康醫療網/曾正豪】
有位46歲的淑芬(化名)5年前被確診肺腺癌第4期,且肋膜積水嚴重,本身是護理人員的她,對於標靶藥物抱有很高的期待,但由於EGFR、ALK基因檢測皆為陰性,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只能採化學治療。淑芬因擔心化療的副作用,原本非常難過,經醫師勸說後同意「試試看」新一代化療,結果想像中的掉髮、噁心、嘔吐等嚴重副作用都未發生,在治療4個療程後,肋膜積水完全消退,肺部腫瘤也獲得良好控制。
新一代化療 成功克服肺癌
淑芬的主治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肺癌暨胸腔檢查治療中心主任何明霖指出,標靶藥物雖能提供不錯的療效,但約有一半的患者基因檢測為陰性,不適合用標靶藥,若執意做為第一線治療,不僅沒有效果,反而可能會刺激腫瘤惡化,縮短存活期,應採取副作用低的新一代化療為優先治療手段。
因為治療反應佳,淑芬5年來持續施打新一代化療藥物,經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肺部已看不到腫瘤的蹤影,何明霖醫師表示幾乎可算是「痊癒」。治療期間,她不但照常工作,還自願請調到化學治療室服務,在幫病人施打化療藥劑的同時,也分享自身成功抗癌經驗,很多癌友看到剛剛幫自己注射的護士,同時本身也在接受化療,都十分訝異,也因此受到激勵,增加治療信心。
設定治療目標 抗癌向前邁進
根據104年癌登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新增1.2萬名肺癌病患,主要與抽菸、空氣污染、廚房油煙有關,因職業關係而長期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或是家族遺傳等,也都是危險因子。由於台灣肺癌患者確診罹癌時多為末期,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心理上也承受極大壓力。何明霖醫師建議,醫療團隊可藉由設定短、中、長期的目標,幫助患者保持努力向前的動力;短期目標先解決患者的不適感,將癌細胞轉移所帶來的疼痛、胃口不好、呼吸困難等問題改善,就能讓患者有信心繼續接受治療;中期目標是以藥物穩定控制腫瘤,讓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長期目標則是爭取治癒機會。
病友經驗交流 激勵彼此信心
「癌症治療最怕患者放棄希望」,何明霖醫師說,病友們之間的相互鼓勵非常重要,剛確診的患者可參加醫院的病友會或相關病友團體,與已治療一段期間的患者交流,聽取他人的經驗,許多原本想放棄治療的患者,就是因為看到其他病友治療有成而受鼓舞,再度勇敢抗癌;病友們除參加病友會外,也可上網參考其他患者的成功案例,彼此交流、加油打氣。若民眾想了解更多關於肺癌資訊,可前往「肺癌衛教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