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關鍵字
類別 子宮內膜癌 友善就業 多發性骨髓瘤 骨肉瘤 腎臟癌 飲食 新冠肺炎 腦瘤 精準醫療 鼻咽癌 頭頸癌 癌症保險 癌症新藥普及 癌症照護 喉癌 癌症防治 大腸癌 肺癌 膀胱癌 肝癌 乳癌 卵巢癌 淋巴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甲狀腺癌 皮膚癌 食道癌 胰臟癌 子宮頸癌 血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 其他
肺癌【名醫開講】掌握晚期肺癌治療關鍵 力抗癌王 諮詢/臺中榮民總醫院肺癌整合照護暨研究中心曾政森主任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肺癌連霸43年十大死因癌症之首,是奪走最多國人性命的「癌王」。目前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治療前須先確認是哪一種肺癌,再擬定治療策略。以常見肺腺癌來說,EGFR基因突變使用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無疾病存活期可達18個月之久。出現抗藥性後,還可以繼續尋找其他藥物,一棒接一棒治療。肺癌病人只要掌握治療關鍵就可力抗「..詳全文
其他【名醫開講】打擊膽道癌,看懂檢測報告,醫病溝通不卡關 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內科陳明晃主任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膽道癌是一種在膽道系統出現腫瘤的統稱,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肝門癌、膽囊癌及壷腹癌,其中以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主要仰賴的診斷工具為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超音波導引下肝切片檢查,以確定腫瘤的大小及位置。但若無法透過切片確認診斷時,現行較採用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ERCP),以類似做胃鏡的方式,從十二指腸採逆向路徑,..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標靶扭轉晚期ALK肺腺癌命運  5年存活率破六成 諮詢/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肺癌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之首,其中有「無聲殺手」之稱的肺腺癌,晚期病人有近七成會出現基因突變,以EGFR基因突變最多;第2名是ALK基因變異,雖然約占5%,卻比較惡性,病人相對年輕,一旦被纏上會覺得人生變「黑白」。不過,ALK基因變異的標靶藥物療效相當好,5年存活率超過六成,治療超過7、8年的病人大有人在,只要有好的治療,..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認識肺癌檢查報告 基因檢測助掌握精準醫療提高成效 諮詢/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根據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報告,肺癌已蟬連43年穩居癌症榜首,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院長余忠仁醫師表示,過往肺癌以吸菸人口為主要罹病族群,近年發現非吸菸族群罹患肺癌的比例攀升,其中高達85%為肺腺癌,且初期症狀不明顯,嚴重錯失治療先機。隨著治療的進步,余忠仁提醒,被診斷為肺癌的當下,抗癌的功課才正要開始,他呼籲病人要認識肺癌..詳全文
乳癌緩和乳癌患者化療副作用 中醫實證有一套 文/蔡明諺中醫師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女性每12人就有1人會罹患乳癌。據108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4,856人,其中每年在高雄長庚診斷並接受治療者約600位。透過正規治療下乳癌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85%,只要透過篩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乳癌並非絕症!乳癌在中國古代稱之為「乳岩」,病機是因鬱怒傷肝,思慮傷脾,以致氣滯痰凝;或衝任二經失調,氣滯血凝..詳全文
飲食吃粽子免鬧肚疼「從包粽到加熱」掌握 7 秘訣遠離細菌、化學藥劑 一年一度端午節到來,桌上少不了粽子這一味,但其實粽子從挑食材、洗粽葉、包粽、蒸煮上桌,都必須要經過把關才不會把細菌和化學藥劑吃下肚,並且在冷凍保存、退冰、加熱保溫的過程中,也要避免細菌孳生而鬧肚疼。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的陳建利助理教授,提點包粽選購好食材的秘訣。他建議,包粽的原料應該要完整包裝且標示清楚詳盡,若是選購散裝的南北貨,則必須就外觀、氣味來進一步檢查品..詳全文
癌症照護提升免疫別盲補 中醫師來解惑 文/高醫中醫部陳忠淵  「幫我提升免疫力」這是中醫門診很常出現的主訴。尤其在面對新冠疫情、放化療的副作用時,許多人都期待藉著提高免疫力能多一層保障,因此人參、黃耆、冬蟲夏草等中藥常被認為多多益善。然而這種觀念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確。中醫傳統以陰陽五行比喻人體運行的機制,並強調陰陽平衡的架構下才能維持健康的狀態,因此以補陽氣藥物提升免疫是需要依人體的動態變化調整的..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晚期EGFR肺腺癌新希望,治療「腦轉移」有策略!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蕭世欣主任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肺癌連續43年居十大死因癌症之首,是癌症的頭號殺手。根據統計,約六成的肺癌病人發現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治療。不過,現在已進入標靶藥物時代,晚期肺腺癌病人超過五成有EGFR基因突變,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存活時間也從過去的半年拉長到3至5年,晚期病人千萬不要放棄治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蕭世欣表示,肺癌有小..詳全文
肺癌【名醫開講】打擊罕見RET肺癌 標靶治療新趨勢 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黃煦晴醫師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肺癌連續43年高居十大死因癌症之首,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多半已晚期,一名77歲的奶奶前年罹患肺腺癌,發現時已經是第四期、出現肝轉移,還帶有罕見的RET基因突變,情況不樂觀。幸好她加入RET標靶藥物臨床試驗計畫,治療後肺腫瘤明顯縮小,肝腫瘤幾乎看不到,療效相當好。RET基因突變標靶藥物已上市,反應率高達六至七成,為病人帶來..詳全文
大腸癌【名醫開講】第四期大腸癌肝轉移可治癒?RAS基因未變異機會高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魏柏立副院長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十大癌症之冠,每31分14秒就有1人得到大腸癌,令人聞之色變。不過,隨著醫療進步,第4期大腸癌已經不是末期癌症,即便局部肝轉移,只要RAS基因沒有突變,經過化療加上EGFR標靶藥物治療,有六、七成的人腫瘤會縮小,還有手術切除治癒的機會。醫師呼籲,大腸癌病人應積極面對,不要放棄。大腸癌最易轉移肝肺肝轉移..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