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關鍵字
類別 子宮內膜癌 友善就業 多發性骨髓瘤 骨肉瘤 腎臟癌 飲食 新冠肺炎 腦瘤 精準醫療 鼻咽癌 頭頸癌 癌症保險 癌症新藥普及 癌症照護 喉癌 癌症防治 大腸癌 肺癌 膀胱癌 肝癌 乳癌 卵巢癌 淋巴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甲狀腺癌 皮膚癌 食道癌 胰臟癌 子宮頸癌 血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 其他
其他收假收心不困難 心理師教你3招擺脫開工憂鬱 【轉載自Heho健康2019-02-11】 今年過年假期特別長,在忙完拜拜、長輩拜年等大小事後,終於可以享受悠閒愜意的生活安排,把積存已久的追劇片單看完,與親密家人來一趟久違的出國旅行。但是隨著年假結束,許多人只要一想到復工後,又要回到被工作追著跑的忙碌日子,就覺得壓力好大、不想上班,心裡覺得好慌、心情低落,甚至有時會感到頭暈、胃口不好、睡不好。連續假期結束前或是剛開..詳全文
飲食糖尿病、高血壓、癌友年夜飯該怎麼吃 營養師一次告訴你! 春節將至,春節是華人社會最重要的節慶,過年前夕家家戸戶忙著趕辦年貨,家庭主婦也忙著準備年菜,惟常見春節必備的應景年菜,油脂偏高、鹽份偏多、膳食纖維卻少,因此面對豐盛的佳餚及應景食品,常讓人陷於「吃」與「不吃」的交戰中,尤其是慢性病朋友更是如此。其實只要稍加改造調整就能享有風味不減、健康加分的年菜。台北榮總營養部特別推出7款改造年菜,以及3款年糕,北榮營養部營養師謝伊晴指出,想要..詳全文
口腔癌檳榔是一級致癌物 拒檳三招「麥哺、麥揪、麥請」 【2021/03/23國民健康署健康防治組】國際證實一級致癌物!檳榔會致癌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研究證實,「檳榔子」是第一類致癌物,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會致癌!市面上販售的檳榔(如:菁仔、包葉、雙子星等),通常是以檳榔子包夾荖花、荖葉、石灰及其他添加物製成。許多人認為檳榔只要不加紅、白灰或其他配料就不會致癌,然而不是天然的就一定無害,檳榔子本身含有檳..詳全文
食道癌胃食道逆流可能長出食道癌!一次看懂癌前病變「巴瑞特氏食道」 胃食道逆流是台灣人很常見的疾病,根據健保署統計,近3年的就診人數已經超過76萬人,再加上沒有就醫的人口,盛行的比率粗估是24%,接近高血壓的患者比例。雖然胃食道逆流不太可能會導致胃癌,很多人也就吃胃藥控制而已,但生活型態沒有改變,或是本身食道、胃部的組織結構不同,還是有人的胃酸一樣會每天跑到食道;而這種強酸,可能會導致食道細胞發生病變,而產生癌變的可能,如果沒有及早注意,很可能..詳全文
癌症防治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成為癌症誘因!哈佛專家公布5個好習慣改善症狀 【轉載自Heho健康2021-01-18】 胃食道逆流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主要症狀是火燒心、嘔酸水和胸口灼熱。在台灣,隨著飲食西化,生活緊張以及肥胖人口增加,罹患率已與歐美類似,平均每4位成人就有一位罹患胃食道逆流,如果不加以控制,甚至造成消化系統癌症風險。近期,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MedicalSchool)團隊在JAMAInternalMedicine上..詳全文
其他【希望護照APP】功能介紹─上篇 【希望護照APP功能介紹─上篇】              免費下載iOS版:https://reurl.cc/N6rNkp         &nbs..詳全文
癌症防治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轉載自Heho健康2021-01-04】台灣每年將近有九千人死於肺癌,在癌症死亡當中肺癌始終居高不下,雖然只知環境污染、廚房油煙、抽煙可能是造成高風險的因子,到底該怎麼預防?如今《美國醫學學會腫瘤期刊》發現,其實採取高纖維的飲食模式再搭配多攝取優酪乳,在肺癌風險上可以下降33%。多吃蔬果、優酪乳讓腸道健康!連肺部也跟著健康此項研究是由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所進行,他們對來自美..詳全文
肺癌善用基因檢測 為晚期肺腺癌患者打造個人化治療 【2021年1月19日/成大醫院胸腔內科蘇柏嵐醫師/癌症希望基金會整理】多數肺腺癌患者確診時,都已經是晚期。69歲罹患肺腺癌晚期的李媽媽,三年前基因檢測發現為EGFR突變,在醫師建議下開始第二代標靶藥物,不僅有效控制腫瘤生長,也保有良好生活品質。今年初產生抗藥性,醫療團隊為她進行檢測後,發現李媽媽具有T790M突變,順利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 收治這名案例的成大醫院..詳全文
其他健保應補助經濟弱勢,部分負擔訂合理上限 【2021-01-18/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許多癌友告訴我,他們很願意平時多繳一點保費,也願意在就醫時負擔一部分費用,但請健保必須正視癌友自費的困境。不只癌友,去年9月中旬,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全國一般民眾電話調查,有63.5%的受訪者願意每個月多出100元的健保費,讓健保資源更充裕。去年最後一天,衛福部長陳時中拍板,健保費率由4.69%提高至5.17%,月薪3萬元者..詳全文
肺癌透過標靶藥物接力治療 維持肺腺癌患者生活品質 【2021年1月8日/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曾嘉成醫師/癌症希望基金會整理】沒有抽菸習慣的林媽媽(化名),卻在65歲時因久咳不癒,發現罹患肺腺癌四期,一開始林媽媽及家人都不抱信心,甚至有最壞的打算。但經由基因檢測,確認林媽媽為EGFR突變,開始服用第二代標靶藥物,腫瘤明顯控制,也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後續雖產生了抗藥性,抽血做了液態切片,得知具備T790M突變的條件,再接續使用..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