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康健/景肇梅】
當癌症突然降臨,心情、生活、工作和財務都會產生重大衝擊。財務上,透過以下步驟、妥善規劃、安排,每個罹癌者都有機會金錢無虞、安心養病,不致拖垮家中財務。
陳小姐工作20年,是人人稱羨的鐵飯碗,但近年公司民營化,為了考績常常加班到晚上8、9點才能下班,工作壓力愈來愈大。
在一次健康追蹤檢查中,陳小姐發現罹患乳癌2期。經過幾天心情的沉澱後,陳小姐和先生決定一同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的方式、療程和所需的醫藥費。
夫妻倆討論後,決定改變目前的消費習慣。他們列出家庭必要支出及孩子教育費,並羅列可能的財務應變方式。接著,陳小姐和保險業務員討論已買的保險可以給付的項目和限制。
在生活方面,詳細討論後,陳小姐決定先請假1年,積極接受治療;也在癌友群組討論治療的後遺症和日常飲食,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假日,她和先生、孩子爬爬山,到處走走,反而享受了難得的悠閒時光。手術後經過了數次的住院化療,目前穩定控制中。
當癌症突然降臨,最重要的是調整家庭財務,因應劇變。
拜於醫療進步、各式新型的治療方式所賜,癌症已成為像高血壓或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疾病。不同的是,新型的治療費用通常動輒數十至數百萬元。突然面臨高額的醫藥費,讓人惶恐。
發現罹癌不恐慌 4步驟冷靜盤點資源
當發現罹癌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不知所措。以下4個步驟,可以幫助發現罹癌的人,冷靜檢視自己所需的支出和盤點資源。
第1步:先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的方式與費用。
第2步:與家人商量是否需要調整生活及消費方式。可能的形式包括討論是否請看護或由家人輪流照顧,並依此計算日後1~2年所需要的支出。這樣便可知道未來可能需要的總費用。
第3步:接洽保險業務員或保險公司,了解之前所規劃的保險給付條件、限額及限制。
第4步:不足的差額,再找資源協助。可能的方向可以分為以下3個族群來討論:
青年族群 把握工作證明、父母房產
這個時期,工作才剛起步,通常資金不多,可能的支援包括向父母求助。在還有工作證明、父母也有房產的情況下,可以在獲父母同意後,以自己為借款人,用父母的不動產作為擔保,向銀行貸款。已經工作的年輕人,父母通常已屆退休年齡,大多房貸將近繳完,加貸並用3年寬限期,這樣壓力最小。
以貸款200萬為例、貸款利率2%,若以20年本息攤還,則每月還款金額為10,118元。若可以前3年只還息、不還本金,則前3年每月的還款金額3,333元,第4年起每月還款金額提高至11,573元。
當然如果父母沒房子,或者房貸都貸滿了,就只能用健保提供的醫療了。因為信用貸款未必能申請得過,銀行會考慮收入的穩定度,需要年資大於1年、年所得大於30萬以上才有可能核貸。但是就算獲得銀行的信用貸款,金額也不會太高,且每月本利攤還,不會有寬限期。以借100萬、年息4%計算,貸款5年,每月要還款18,417元,兩年本利還了44萬2千元,對年輕人來說,還款壓力相當大。
中壯年族群 降低高風險投資、加貸延長還款期
這個族群的人,通常有房貸壓力和未成年子女教養的支出,是經濟負擔較重的時期。當發現罹癌且有費用不足的差額時,建議和另一半及孩子共同討論,哪些是必要性的支出。如果孩子在私校就讀,是否需要換到公立學校?
這時候,資產中較高風險投資,例如股票或股票型基金,建議可以儘量降低,因為這時若碰到淨值大幅下跌,會沒有辦法承受下跌的風險。
另外在房貸部分,需要趁還拿得到在職證明、薪資證明時,不論是想要加貸、更改還款方式、延長還款,都必須儘快辦理。
加貸或延長,雖然長期利息支出會增加,但在治療期間還款壓力會降低許多。若最後仍需要把大房子換較小房子來籌措資金,至少也能有更充裕的時間處理,不至於急著脫手賣在低點。退休族群 安心把錢花在自己身上這個族群常有的現象是自己生活過得節儉、希望能儘量把資產留給子女,常常在治療上是消極的,導致原本輕度的癌症延誤治療,一拖成為重度癌症,醫藥費及照顧費用反而花得更多。
退休族群 安心把錢花在自己身上
對於這個族群最重要的建議是:自己賺來的用在自己身上!
上半輩子積存的錢,就是要讓自己過得比較好。
若有自住以外的不動產,可以用來支付相關費用,別再只想著子女了。若還是不夠,因為這時候已經沒有工作收入且年齡大,通常不容易向銀行貸到錢,可以選擇將自住房屋當作抵押、由子女當借款人,日後再由子女慢慢還款,壓力會減輕很多。
健康者遵守3個優先順序 決定買防癌險策略
隨著壽命延長,一生中罹癌風險實在太高。對於目前還健康的人,可以考慮透過保險,把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並遵守至少每3年檢視一次保單的原則,依以下內容作為決定購買的優先順序,若有不足則要補強:
●高雜費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最優先
如果是住院治療的標靶藥物以及最新的免疫療法、達文西手術、質子治療等,給付方式是在住院期間及限額內實支實付,出院14天再次住院又重新啟算額度,沒有一生的總上限。這類型的保險,保費低、大約年保費數千至1萬多元,是建構安全網的第一步。
●第2考慮一次給付防癌險或重大傷病險
若是門診治療注射或口服標靶藥物,就無法使用住院醫療險給付,但常常一個月治療費用就需要十幾萬,一年下來燒掉上百萬是常見的。這類型的保單,也可當作治療或休養薪資的補償,在沒有收入來源下,也可以安心治療。
年輕族群因薪資較少,可以先買定期型,等收入較高時再改買終身型的相關保險。畢竟癌症是不分年齡隨時都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
●第3層防護:防癌險
買這類保險時要注意,保險給付是否包含不論住院或門診期間的放療和化療。重點是買高額但不要有限額的產品,這樣在萬一碰到需要長期住院時,可以有較多的津貼,支付看護及營養補充品。
(本文作者為理財規劃專家: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台灣、中國持證人;4月20日及27日康健「癌症終生管理」論壇主講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