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0日/台灣新生報/戎宿安】
有許多因素都與口腔癌有關,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嚼檳榔,根據三總耳鼻喉科部的資料顯示,在台灣的口腔癌患者中,有八成以上有嚼食檳榔的習慣,而好發部位為頰黏膜及舌,除了檳榔之外,像是煙酒與口腔癌也有密切關係,若是同時有嚼檳榔、吸煙及飲酒等習慣的民眾,得到口腔癌的危險性也更高。
除檳榔、菸、酒之外,其他像是口腔衛生不佳,長期溫度或化學物質的刺激,齒列不正或不適用的假牙等因素,對舌頭、齒齦或咽頰也將造成慢性的傷害,口腔黏膜上的白斑,都可能在一段時間以後產生癌症。
一般正常正常口腔內膜為粉紅色或紅色柔軟黏膜,若是在口腔內部或周圍發現腫脹、硬塊,或者長了腫瘤,口腔內部發現白色脫屑的斑塊,有長久不能治癒的潰爛,口腔附近部位有痲木或疼痛,口腔內重複發生不明原因的流血,就需找耳鼻喉科中的頭頸腫瘤外科醫師檢查,最重要的診斷的方法就是病理切片檢查,才能幫助早期診斷,正確治療而提高治癒機會。
民眾也可依照下列的方法來進行口腔癌的自我檢查:
臉部:摸摸臉的兩邊是不是一樣,同時注意膚色有無改變,是否有硬塊或麻木疼痛的部位。
頸部:以手指輕按,尋找是否有硬塊與觸痛。
嘴唇:把下唇拉下,檢查顏色與組織,上唇也同樣翻開檢查。
兩頰內側:用手指扳開內側,檢查是否有紅、白或深色斑點。以手指摸牙齒與臉頰間的部位,檢查是否有硬塊,是否平滑。
口腔頂:頭往後仰嘴巴張大、檢查顏色有無異樣,或有無硬塊。
舌頭:用一塊紗布,抓牢舌頭,儘量往外拉,以檢查上舌面,再把舌頭由嘴巴左端移到右端,檢查其靈活程度,同時檢查舌頭兩側。最後把舌尖抵著口腔頂檢查舌頭下面,每一步都要注意腫瘤或異常的顏色。
口腔底:檢查口腔底以一隻手指去摸就能檢查的很好,可以查出異常的硬塊或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