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健談】
胰臟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因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發現時往往已是中末期,也增加了治療的困難度。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若白醫師表示,胰臟癌依照腫瘤大小與侵犯位置可分為4期,若能及早藉由健檢察覺異狀,早期治療將有助於獲得較好的預後效果。
胰臟癌依照腫瘤大小、淋巴結及其他器官轉移可區分為4期:
第一期:腫瘤侷限於胰臟內。
IA 期:腫瘤小於2公分
IB 期:腫瘤介於2至4公分之間。
第二期:腫瘤恐已擴散至胰臟外,甚至出現局部淋巴結轉移。
IIA 期:腫瘤大於4公分且可能已擴散至胰臟外,但仍未侵犯到腹腔動脈或上腸繫膜動脈。
IIB 期:腫瘤已出現局部淋巴結轉移。
第三期:腫瘤已擴散侵犯至腹腔動脈、上腸繫膜動脈及靜脈或肝總動脈,且伴隨出現淋巴結轉移。
第四期:腫瘤已侵犯至遠端器官。
胰臟癌發生率雖不高,但由於治療效果不彰,五年存活率恐低於5%,故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陳若白醫師提醒,若能藉由健檢早期發現,及早經由手術切除治療,對患者而言將會是延長壽命的最佳方法。
胰臟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血液腫瘤科、腫瘤內科」
原文出處:
https://havemary.com/article.php?id=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