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9日/經濟日報/劉靜君】
依據國健署最新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排名,甲狀腺癌名列第九,同時也是女性十大癌症第五位,每年估計新增3,000多位甲狀腺癌患者,其中,女性約是男性的三至四倍。
甲狀腺癌如能早期診斷與治療,其治癒率很高,五年存活率90%以上。甲狀腺癌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很多患者是在健檢或頸部超音波檢查時意外發現。甲狀腺癌確診的病患中,常見的組織形態是乳突癌,其次是濾泡細胞癌,這二類型歸類為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占甲狀腺癌90%以上,其病程進展緩慢,預後較好。其他較少見的甲狀腺癌,包括:髓質癌、未分化癌、甲狀腺淋巴癌、甲狀腺鱗癌等。未分化甲狀腺癌,由於病程發展迅速,容易侵犯周邊器官組織,病患就診時往往已是晚期,預後較差。
開刀切除 避免病情惡化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林晏甥表示,甲狀腺長腫瘤,主要風險因子包括:飲食中缺碘、輻射線曝露、家族遺傳等因素。早期台灣曾是甲狀腺腫的盛行區,主因是飲食中缺碘,政府於民國56年起推行全國食鹽加碘,甲狀腺腫的盛行率因而大幅下降。民國93年1月廢除鹽政條例,開放鹽品自由進口後,許多廠商從國外進口天然鹽,這類食鹽幾乎都未加碘,長期食用可能出現因碘攝取不足而導致甲狀腺腫。另外,過度曝露在輻射環境也會出問題,如1986年車諾比核子事故,輻射塵汙染區域的孩童罹患甲狀腺癌比例快速上升。臨床上,曾有位26歲女性,無甲狀腺癌家族史,在國中時期診斷出惡性腦瘤,接受手術與放射線治療,後因腫瘤復發再次手術與放射線治療,在10多年後發現罹患甲狀腺惡性腫瘤,還好在內科檢查時發現,馬上開刀切除才避免惡化。
甲狀腺腫瘤可經由頸部超音波來分析其音波特性、腫瘤形狀與邊界完整度,初步區分為偏向良性或惡性。在超音波檢查時如發現有微小鈣化或異常血流型態,有可能是惡性甲狀腺癌,可在超音波引導下,以細針穿刺採樣,抽取腫瘤中的細胞做細胞學檢查。
神經偵測 避免手術後遺症
一旦檢查發現可能是惡性甲狀腺癌,建議盡早治療,除了惡性度極高的未分化癌外,甲狀腺癌的治療是以外科手術切除甲狀腺癌及所有甲狀腺組織,術後根據病理報告與臨床分期輔以放射性碘的治療,以殺死殘存的癌細胞。
林晏甥醫師說,甲狀腺手術常見的併發症有喉返神經損傷、低血鈣症、副甲狀腺功能低下及術後血腫。其中,喉返神經損傷造成聲帶麻痺最令患者擔心,因為它會造成聲音沙啞及吞嚥時容易嗆到。而聲音沙啞可能影響個人工作(如:老師或歌星)與社交活動。如二側喉返神經同時受損有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問題,為避免此種併發症,手術時,醫師會特別注意患者的喉返神經,避免神經受傷。手術中喉返神經的確認除了靠經驗豐富的醫師目視辨認外,也能依靠喉返神經偵測系統的輔助,它是利用電刺激迷走神經或喉返神經會引起聲帶收縮,在麻醉的呼吸管接上電極就會出現反應,當手術範圍接近神經時可監測神經的位置。此外,喉返神經偵測系統還能即時確認神經功能的完整。特別針對困難的甲狀腺手術,例如 : 惡性腫瘤併周邊組織侵犯、再次手術面臨組織沾黏、或因結節過大造成神經路徑變異,喉返神經偵測系統能協助醫師辨認與定位神經。在甲狀腺手術中,神經偵測系統的應用日漸普及,提供醫師一項有用且可靠的輔助工具,對神經的保護也能更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