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希望基金會了解罹癌後可能的恐慌與各式擔憂,除了本會提供的相關衛教手冊,也向各界募集癌症相關書籍供癌友、家屬閱讀。歡迎至各區希望小站借閱,進一步詢問可電洽 0809-010-580。
大鼻的抗癌日記
圖文作者/趙大鼻
心情分享
.「用樂觀增強免疫力!用幽默笑死癌細胞!」
.七年級的美鼻男,化悲憤為搞笑!
.嘔心瀝血、空前絕後…史上最感人又最爆笑的住院日誌!
.名歌手林志炫、名主播靳秀麗、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醫師、大鼻主治大夫謝安臺醫師…感動推薦!
.本書榮獲教育部95年度「徵選生命教育優良出版品」佳作!
「自從知道自己得到癌症,隔天一醒來就開始寫這本日記,一直寫、一直寫,希望可以留下些什麼,還故意寫得很好笑、很看得開,希望家人看了可以不那麼傷心和擔心,可是在寫的時候,卻是一邊寫,一邊在掉淚…」
一個廿三歲、熱情開朗的陽光男孩,突然發現罹患淋巴癌住院接受化療;面對完全逆轉的人生,他強忍著化療的痛楚和內心的惶恐,「化悲憤為搞笑」,苦中作樂搏命演出,用詼諧的文字、照片及一幅幅捧腹逗趣的插圖,忠實紀錄整個抗癌的療程及心情的起落,淚水伴隨著笑聲,成就了「史上最感人又最爆笑」的住院日誌。「用樂觀增強免疫力,用幽默笑死癌細胞!」在親情、愛情和友情不離不棄地真情相挺下,終於戰勝差點讓他人生變黑白的病魔!…
大鼻的抗癌日記
圖文作者/趙大鼻
心情分享
尋找沒有傷害的藥─功能性益生菌專家許清祥的行醫筆記
許清祥
健康
天底下沒有不生病的人,很多人吃藥吃到恐慌,擔心副作用伴隨而來,常用乞求的口吻問:「醫生,這樣吃藥要吃到什麼時候?」、「有沒有可以替代藥物的療法?」
身為一個醫生,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是我責無旁貸的使命。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曾經訓誡他的門生:「首先,不要造成傷害,其次,尊重自然的痊癒力量。」因此在我大半的醫學研究生涯,我都在尋找一種對人體沒有傷害的藥,能夠激發人體的自癒能力,有效治療疾病,又不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摘自本書〈前言〉
本書是被日本人喻為「Dr. Probiotics」(益生菌先生)的許清祥醫師,行醫二十年的最新經典力作。許醫師透過這本書,聚焦在中西醫的整合,中醫現代化以及尋找天然無傷害的治療藥物。
西方醫學使用的化學藥物,由於必須經過肝腎代謝,多少會對肝腎造成負擔,常引起疑慮。多年來許清祥醫師一直希望尋找一種沒有天然沒有傷害的藥物,使醫生或病人在治療時減輕身體與心理的負擔。經過多年的探尋,許醫師提出功能性益生菌的概念,這種有生命的藥,能夠直接與我們的免疫系統互動,有效調節生理功能,同時又不會進入人體血液中,引起副作用。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效果讓病患及醫生都感到滿意。這種「益生菌療法」引起國際醫學界的矚目與肯定,在台灣也有很多人經由此種療法,擺脫化學藥物的長期困擾,重新開啟美好的人生與生命品質,提供了社會大眾另一種選擇。
尋找沒有傷害的藥─功能性益生菌專家許清祥的行醫筆記
許清祥
健康
癌症別急著開刀
作者:近藤誠 譯者:小張巖
健康
本書重點在初次被宣告罹患癌症病患者所需具備的必要知識。作者近藤醫師大膽挑戰我們習於熟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傳統方案,提出嶄新的癌政治療理論,例如:
*「說明義務.同意」的權利,醫師必須面對患者提供十分詳盡的資訊,直到獲得患者的了解與同意。
*「擱置.觀察法」的使用,也是一種理想的癌症治療法,與癌共生是本身能存活的前提條件。
*請拒絕「先入院後說明」的醫方安排。「第二意見」應該在別的醫院徵求。
*請確認手術切除的範圍,多數切除手術對延長生命沒多大幫助,反而有許多後遺症。
----------------------------------------------
近藤 誠
1973年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畢業,同年進入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放射科工作。
1979~1980年間留學美國,1983年任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放射科講師迄今,唯一專業的癌症放射線治療人員,推動以患者為本位、醫療資訊公開化的醫療方式,並擔任「醫療事故調查會」負責人。
癌症別急著開刀
作者:近藤誠 譯者:小張巖
健康
那些動物教我的事:寵物的療癒力量
馬提‧貝克、德娜麗‧摩頓/譯者:廖婉如
健康
本書榮獲美國國家健康情報獎銀牌獎,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推薦!!
你知道家中那隻讓你笑聲不斷的汪汪或喵喵,除了寵物身分外,其實還肩負著健康把關者的使命嗎?
美國知名獸醫馬提‧貝克醫師以自身患病經驗、周遭的真實故事及大量科學研究,說明寵物與人類間特殊的情感,是人們對抗疾病與憂鬱的強大利器!尤其是獨自與疾病奮戰的慢性病患,最有效的處方,或許不是鎖在藥櫃中的新型藥劑,而是你身邊那毛茸茸,不管你多病多老多醜,都永遠待你如一的小傢伙。
另外,針對想養寵物,卻不知如何挑選寵物的人,本書另提供夢幻寵物教戰守則,幫助你選擇符合你生活型態與資源的適配寵物,並教你如何照顧你的小寶貝,讓牠也讓你歡喜一生。
當我覺得自己在世上沒什麼用處時,牠們指引我從周遭的小世界裡以更簡單的方式讓自己變得有用。牠們展現出如何從親密中獲得力量,源源不絕地供給我:喜樂的片刻、心靈的相通、召喚我凝視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我很快體悟到,動物不見得非要跳進火窟、把你從熊熊烈火之中拖出來,才稱得上是英雄,牠們在你不如意時天天陪在你身邊,也同樣英勇。馬提‧貝克
《那些動物教我的事》揭露了動物的所有面向,以及牠們療癒我們生命的能力……這實在是一本人人都需要閱讀的書,一旦我們了解到動物如何療癒,我們可以將這智慧延伸到彼此的身上。 伯尼‧席格醫師,《愛、醫學與奇蹟》作者
那些動物教我的事:寵物的療癒力量
馬提‧貝克、德娜麗‧摩頓/譯者:廖婉如
健康
牛奶,謊言與內幕
作者: Thierry Souccar 翻譯:陳懿禎
飲食與營養
作者意圖不在於告訴大家不要喝牛奶,而是希望能讓大家知道牛奶工業的行銷手段,這個強大的牛奶遊說團如何說服官方,創造普遍認為牛奶是營養飲料的迷思。在知道牛奶真相之後,你可以因它的美味選擇喝它,但絕不要因為是被規定。況且,過量攝取牛奶反而可能提高罹患心血管、糖尿病、前列腺癌的機率。這些引發各種疾病的事實,對於必須愛惜身體健康的我們,也是不得不注意的。
本書最後也從最新的科學文獻取材,提出另一種營養配方,讓大家不用猛灌牛奶也能預防骨質疏鬆和其他文明病。作者對於牛奶工業歷史引人入勝的撰寫,以及對牛奶引發疾病始末的描述,精采好讀,注重健康飲食的你我一定不可錯過。
牛奶,謊言與內幕
作者: Thierry Souccar 翻譯:陳懿禎
飲食與營養
心在跳舞--遇見舞蹈治療
IRENE
健康
人類對於心理傷害的防衛機制啟動時,會將潛意識的情緒密碼鎖進身體裡,藉以隔絕不想面對的經驗、傷痛或恐懼。藉由舞蹈的擺動,可讓身體把沉積已久的抑鬱情緒抒發出來,憑藉直覺與律動,找回身體原來的樣貌。
舞蹈治療並非教導或學習某種特定的舞,也不是把肢體動作訓練得足以媲美專業舞者,而是藉由舞動的肢體解放身心的束縛,讓身體在律動中建立與自我、他人及環境的關係,形成以身體動作與創意性肢體表達為媒介的心理治療。因此,有興趣學習或參與舞蹈治療的人,本身並不需要具備舞蹈基礎或深諳舞蹈原理,只要有一顆願意開放與分享的心,任何人都可以認識與學習舞蹈治療,並且運用這些技巧幫助自己和別人。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抹微笑、指尖細微的移動,都能夠開啟通往內心的那扇門。
本書兼顧舞蹈治療學理闡述與實務分享,以平易近人的筆調娓娓道來作者於國內外求學及帶領團體的心路歷程,並提供舞蹈治療進修資訊,是國內第一本舞蹈治療學習與實作記錄,帶領讀者踏上一位舞蹈治療工作者的成長之路,一探作者如何遊走於理想與現實間,為了舞出生命的風采而昂首向前。
心在跳舞--遇見舞蹈治療
IRENE
健康
不生病,從洗手開始
佛德希克‧沙德曼著/林雅芬譯
健康
如果感冒的廚師對著烹調的沙拉咳嗽,吃進沙拉的人可能在四十八小時後之後染上咽峽炎。蘋果上的棕色斑點會致癌、園藝工作可能讓人染上退伍軍人症。牙刷極可能是肝炎病毒的傳染媒介。蛀牙若沒有修補好,裡頭隱藏的細菌會讓人染上心臟瓣膜疾病。
衛生習慣與新健康危機衍生的後果,不僅會影響飲食,住家、工作,感染力更擴及全球。沙德曼醫師從過敏症開始談到禽流感疫情,細數生活中不斷對我們虎視眈眈的病原危險,也詳細提供讀者自我防備的簡單方法。
在前一部暢銷書《新飲食危機》(Les Nouveaux Risques alimentaires)中,作者揭露出咖啡店的花生盤中有尿液蹤跡。這種現象今天還有嗎?當然有!一項尚未公開的研究揭露了雙手傳染病菌的範圍之廣,令人難以置信,尤其是腸道疾病的傳染。幸好,我們還有應對之道!
《不生病,從洗手開始》並非想要引起世人無謂的恐慌,僅想結合嚴謹的科學與實用層面,提供讀者一本真正合乎現代的衛生指南。內容不失幽默,充滿小故事,並提供許多適用於日常生活的建議,不僅是每個人都該有的衛生保健書,也是團體生活的好幫手。
不生病,從洗手開始
佛德希克‧沙德曼著/林雅芬譯
健康
都是荷爾蒙惹的禍
薇薇安‧派瑞著/蕭秀姍、黎敏中
健康
當我們脾氣暴躁、情緒化、膽怯或多愁善感的時候,到底是怎麼了?
荷爾蒙主宰我們的內在世界: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水平衡、生理時鐘、生育力、肌肉大小、情緒、老化速度、性慾(還有是否樂在其中),以及和誰陷入愛河,都受到荷爾蒙影響;這一切可能發生在轉瞬間,也可能長達三十年。
到底荷爾蒙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一生呢?此書從兩性互相吸引,到性愛,到女性懷孕、分娩、生產,胎兒在母體中的發育直到青春期,以及對更年期的迷思,舉凡我們受到的壓力與情緒變化,作者將各種科學領域上的論述和社會、歷史事件做連結,引領讀者進入寬廣的荷爾蒙的世界。
都是荷爾蒙惹的禍
薇薇安‧派瑞著/蕭秀姍、黎敏中
健康
有一天你也會變老:父母最需要你做的39件事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居家保健
「有一天你也會變老」,這是一句多麼殘酷又寫實的話,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路程,但同時也是生命美麗的蛻變。當你看到一頭銀髮、滿臉皺紋卻堆著笑容的老人家,他們散發出的慈祥光輝,讓你的心倍感溫暖而跟著微笑。
『世界因老人的存在而美麗』
每個人都會隨著時光的逝去而年華老去,從小疼愛、呵護我們的爸媽,會比我們更早面臨到這一個關卡,當我們越來越強壯、越來越有能力時,爸媽的身形就越來越衰老,原本健康的身體開始接二連三的出現小毛病、老毛病,讓不少年過五十的父母就感到體力衰退,要如何抓住青春的尾巴,保養身體、維持健康?
一直以孩子們的守護者自居的父母,或許難以開口要求孩子的協助及照顧,身為子女的我們夠不夠細心,察覺他們的需要?如果了解他們的需要,你知道該如何做嗎?
本書以父母的立場為出發點,詳細列出39件他們的「需要」或「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包含居家生活細節的大小事:
.從退休後的心理調適,教你如何幫助他們從不服老的心態慢慢轉變到認知自己的變化,進而接受、調整生活形態。
.常見於一般家庭的溝通問題,生活觀念、敏感問題、爸媽跟誰住、如何挑老人保母等。
.重視他們的生活需求,食、衣、住、行、育、樂面面俱到,由生活飲食著手做好健康照護、出席特殊場合的裝扮、居家動線的規劃等。
.10項常見的老年疾病預防及處理,身心靈兼顧,讓你做好準備,萬無一失!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當生命將走到盡頭,你要如何陪他畫下完美的句點。
每個人都會老,老化究竟是什麼?該如何適應?!一旦從職場上退休下來,又該如何調適心情、愉悅的迎接老年期生活,關鍵就在於是否能接受變老的這個事實!
不少執著的長輩,放不下遠去的青春,又堅持著不肯改變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身陷於潛在的危險當中,我們該如何包容、協助他們,正是做為子女需要仔細思量的課題!
父母隨著年紀越來越老,慢性疾病及生活自理能力必會受到影響。如何注意父母的健康情形,以及如何預防疾病的產生,讓父母在身體狀況仍良好的時候就加以注意預防。
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所摯愛的親人一生都能平安健康,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面對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已不佳的狀況,書中列出父母最須要你關心、注意的事,並提供子女一些建議,希望可以減輕子女在照顧初期的手忙腳亂,以及因為照顧問題而造成的家庭衝突。
有一天你也會變老:父母最需要你做的39件事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居家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