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專欄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病後外貌改變的心理調適
【文/葉北辰 心理師】
過去研究發現,癌症治療導致的外貌改變常會引發病人的困擾和心理痛苦(distress),包括:干擾生活品質、影響身體意象或自我意象(body-image or self-image)、疾病標籤(看起來就像個病人)、形成人際關係上的焦慮(過度自覺外貌的改變而感到忸怩、不自在),甚至對某些人來,還會影響到工作。

客觀上來說,病後外貌的改變或許可以粗略分為暫時性(可逆)和長期性(不可逆),例如化療導致的掉髮就是暫時性的,待化療結束後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而手術開刀的缺損就是長期性的,例如乳癌病人切除乳癌,當然,乳癌病友可以進行所謂的乳房重建,但是對某些人來說,即使重建了乳房,那依然是一種永久性的改變。我們可以發現,病後外貌的改變(或說外貌改變的影響)其實有一定程度的主觀因素,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很大,不同年齡、性別、生活環境等,在意外貌改變和受到影響的程度都不完全相同。像是一般認為男性比女性更能接受化療時掉頭髮(但也有研究指出男性在掉頭髮時也會經歷和女性相同的心理痛苦),或是年長者(65歲以上)對於外貌改變的困擾程度較低,就是常見的差異趨勢。

整體來說,病友面對暫時性或長期性外貌改變的方式,或許可以分為身體性的重新建構和心理性的重新建構。身體性的重新建構像是針對這個外貌改變去做一些調整,除了乳房或顏面重建手術,還包含一般人就可以學習的美容美體,例如國外的癌症非營利組織推動「Look Good Feel Better」計畫,癌症希望基金會的「美麗守護班」,都是藉由教導修容打扮來提升病友的自信心或生活品質,這其實就已經有身心交互影響的意味了。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從心理的重新建構下手,例如身體的缺損常讓病友們懷疑自己不再是原來的自己,這時候可以:(1)告訴自己「我還是我」,挑戰自己的不合理想法「難道少了一個乳房,我就不會被愛?(所以一個人被愛程度和胸部大小成正比?)」、「肺部切除了一部份,會讓我低人一等,被看不起嗎?(肺活量越高的人越被尊敬?)」。(2)適時地找信任、讓你覺得安全的人(可能是親友、其他病友或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專業人員),談一談自己對於外貌改變的擔心及情緒,有些時候光是練習說出自己的情緒,就有助於自我接納和調適。

【病後外貌的改變】
  • 暫時性​:化療導致落髮、膚質改變、體重改變(增加或減少)、水腫、體力或氣色(癌因性疲憊)、放射線治療的標線、短期內的氣切口​。
  • 長期性:開刀疤痕、膚質改變、手術後身體改變(乳癌切除乳房/頭頸癌的顏面改變/大腸癌的人工造口/舌癌需切除舌頭影響說話、氣切口/淋巴水腫(因為手術摘除淋巴結)、體力或氣色(治療結束後依然易感到疲倦)​。
*本文原收錄於希望會刊93期*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