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專欄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安樂死真的安樂嗎?
【文/葉北辰 心理師】
「醫生可不可以給我一針讓我少受一點苦」,這原本就是很多晚期癌症病人有意無意會說的話,到了前一陣子知名主播傅達仁先生被診斷胰臟癌末期,成為瑞士協助自殺組織「尊嚴」(Dignitas)的會員,希望避免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安樂死」一詞更是明白成為晚期癌症病友詢問度最高的詞彙。

「安樂死」聽起來像是一種合理的自殺,但是「尊嚴」這個非營利組織堅定地表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提供自殺防治、臨終諮詢以及推動生命選擇權的相關立法。本文的篇幅有限,我們先不細談安樂死(經由他人之手結束生命),醫師協助自殺(結束生命是由意識清醒的本人執行,如醫師給藥但病人自行服藥)和拒絕醫療權背後的意義和脈絡,本篇文章想談的是:為什麼病友們會想到要結束生命?(其實不只是晚期癌症,很多嚴重癌症或治療中出現強烈痛苦的病友,有時也會出現不想活了的念頭)。

過去研究發現面對末期疾病人們會出現所謂的失志症候群(demoralization syndrome),後來發現這個現象也常出現於癌症病人。簡單來說,「失志」的核心就是個人主觀地感到無能力,當癌症病友出現以下的想法和感受,而且強烈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就可能是出現了「失志」的症狀(國內心理腫瘤學的重要推手方俊凱醫師曾率領研究團隊翻譯出中文版的失志量表DS-MV,可做為癌症病友失志症候群的評估工具)。Kissane等學者認為,許多癌症病人並非真的想要自殺,而是因為感到失志,少了活下去的目標和希望感,套句家屬常講的話「他失去求生意志」。

【失志的面向 → 可能出現的想法或感受】
  • 失去意義和目標 → 覺得人生無意義、生活沒有目標
  • 煩躁不安 → 覺得煩躁、覺得容易受到傷害
  • 氣餒沮喪 → 對生活感到洩氣、覺得被癌症困住了
  • 無助感 → 覺得自己幫不了自己,別人也幫不上忙
  • 失敗感 → 覺得自己對別人不重要、不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

大家不妨將「失志症候群」看成一個光譜,可能有的病友出現很強烈的失志症狀需要尋求心理專業協助,而大部分的病友在某些時刻只有輕微或中度的失志,這時他們需要的或許只是將上述失志的面向來個…逆向操作?!舉例來說:如果覺得人生沒意義或失去目標,就先訂個短期、容易達成的小目標,或是從過去的生命經驗中找到可以自我肯定的意義。覺得煩躁不安,可以嘗試一些舒緩身心反應的活動,像是腹式呼吸或正念減壓的練習。覺得沮喪無助,可以試著與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找信任的人談談心事。家屬們除了實際為病人做點什麼,有時候光是單純的傾聽,或是讓病人知道自己對你有多重要,這就足以舒緩病人的無助和失敗感。對某些病友來說,當減輕了失志的感受,對於「安樂死」的渴求自然而然就降低了許多。
*本文原收錄於希望會刊92期*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