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專欄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生病之後我沒心情搞這些?避免陷入「沒心情」的惡性循環
【文/葉北辰 心理師】
美國的國家全面癌症網絡(NCCN)建議使用單張衛教問卷—困擾溫度計(DT)做為協助癌症病人瞭解自己身心狀況的工具,也可藉此做為病人與醫療團隊溝通的橋樑。這個DT問卷是先請病人評估過去一週自己的困擾程度,從無困擾(0分)到非常困擾(10分),然後在根據問題檢核表,勾選出讓自己困擾的實際問題、家庭問題、情緒問題、靈性或宗教問題或身體問題。其中,癌症病人常見情緒問題之一,就是「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
 
在面對生活中的受苦或重大壓力事件時,例如:天然災害、意外事件…等,人們常停止做以往享受、有益或對個人有意義的事。當然,罹患癌症(或家人罹患癌症)也屬於這類會帶來生活震撼的重大事件。病友或家屬們不但要嘗試處理所有跟癌症醫療直接或間接有關的各類事情與細節,還要同時應付自己(或別人)的壞心情,這樣的生活會快速消耗掉自己心理與身體上的精力。
 
這時如果透過某些照顧自己的活動,或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幫助自己恢復精力,將比較有足夠的能量來處理需要完成的事情。很多時候病友或家屬以為「休息(而且通常是指去睡覺)」才是唯一的恢復精力方法,適度的睡眠當然是必要的,但”只有”睡眠並不足以療癒我們的身心疲憊,用銀行存款來比喻我們的精力,面對治療或處力生活瑣事就是提款,休息睡覺只是不花錢或定存利息,而幫助自己的正向活動則像存款,比較可以讓我們的能量存款增加。
 
所謂的正向活動包括:從事你的興趣嗜好、與他人正向互動、重新建立生活規律、參加會讓你滿足的活動…等,能夠改善心情,讓事情感覺比較正常,以及讓自己重新獲得控制感的活動。這需要花一些時間,而且開始的第一部可能不太有趣或覺得自己哪有多餘的力氣作這些。別給自己帶大的壓力,就是持續讓有意義或享受的活動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環。
 
可考慮的活動(請腦力激盪)
  • 室內活動:看書、聽音樂、寫日記、玩手機或電腦(遊戲、網路)
  • 戶外活動:散步、騎自行車、打球、爬山
  • 社交活動:朋友聚餐、團體活動(旅遊)、與家人聊天、寫電子郵件、FB、部落格、Line
  • 重構意義活動:參與基金會活動(註)、擔任志工、日行一善、不困難但對你有某種意義的生活常規
 (註:基金會活動可參考希望小站之各類課程或希望樂活學苑)
 
請嘗試列出能夠改善心情、幫助自己返回對生活的控制、或讓你感覺有效好轉的活動,嘗試列出至少一項自己就能做的活動,一項與他人一起從事的活動,並且列出任何你從事這些活動需要準備或是確認的事務,像是攜帶補給品、確認對方是否有空、確認活動場地、交通方式…等。
​(本文參考資料Skills for Psychological recovery Field Operations Guide (2010)由蘇逸人博士校閱之中文翻譯版本)。

*本文原收錄於希望會刊84期*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