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專欄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你怎麼看待癌症,癌症就怎麼影響你
【文/葉北辰 心理師】
最近在台灣關於癌症病人或家屬的心理社會服務上,開始逐漸推廣一種心理治療學派叫做認知行為治療(CBT,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雖然不是每個病友或家屬都需要諮商或心理治療,但我們還是可以試著瞭解一下CBT的概念,看看這個概念在我們的抗癌之路能夠有什麼效果。

簡單來說,認知行為治療的主要概念就是在強調一個人的想法(認知)、感覺(情緒)和因應方式(行為)三者息息相關。面對一件事情,你怎麼想就會怎麼感覺,也會進而影響你對這件事情的反應。而這個影響你至深的想法常常是所謂的「自動化想法」,亦即這個想法的產生不需要花腦筋,自然而然就發生了。

一般而言,自動化想法有不可抹滅的效率性和便利性,畢竟什麼事情都要想清楚再做太浪費時間和腦力了,所以讓「簡單的事情不用花腦筋就可以反應」具備非常重要的生存功能。然而,大部分的自動化想法是從過去生活經驗中學習而來;如果生活中的人、事、時、地、物有了改變,而過去的自動化想法沒有跟著調整的時候,這些原本有用的自動化想法很可能會失去功能,顯得有點不合理了。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適應不良的自動化思考,心理學家稱之為思考陷阱、認知扭曲或非理性信念。這些功能不良的思考模式在身心健康的時候可能對我們影響不大;但是在癌症的身心壓力之下,很可能問題就來了!(參考下表、常見的癌症相關「不合理」自動化想法)。

常見的「不合理」自動化想法及例子
全有全無思考 定義:只能用非黑即白/二分法的觀點看待事情,不是全好就是全壞,不是全白就是全黑。 例子:「醫生說這個腫瘤不是太好治療,我想我完蛋了,沒希望了!」,病人用二分法思考,不是治癒(全有)就是完蛋/沒希望(全無),因此認為做什麼都是白費。事實上醫生覺得還有治療的機會,只是擔心病人的身體較虛弱不能承受化療,希望病人能夠維持良好作息和飲食以配合治療,可惜病人因為這樣的二分法思考,什麼努力都不想嘗試了。
以偏蓋全 定義:過度類推,把單一特定的負向事件解釋為普遍和永久的,或是把單一情境的負向結果類推到全面的情境。 例子: 「知道得癌症之後,我覺得自己的一生毀了,一事無成,我變成一個沒有價值的人」,得癌症的確是生命中的重大衝擊,然而一個人的生命意義或價值有非常多種內涵:學習與成長、家庭與人際關係、自我認識與評價、夢想與熱情…等,怎麼會只用有沒有得癌症來判斷呢?
選擇性注意 定義:只用有限證據就妄下結論,為了符合自己的偏見還會專門注意相關的負向訊息,並忽略或漠視重要的事實。 例子:「我真的要做化療嗎?我有一個鄰居得癌症之後做過化療還是不治身亡」,病人只因為看過或聽說過有人罹癌做化療之後死亡,便認為罹癌只要做化療就會死亡,也忽視有很多人做過化療之後康復的事實。
武斷推論 定義:沒實際證據就開始驟下結論或直接預期事情會變更糟(算命式猜測)。 例子:「罹患癌症就一定會死得很慘」。
誇大或淡化 定義:過度、不合比例地放大壞事或縮小好事。 例子:「肺癌開刀之後,我呼吸都會很痛,吃止痛藥都沒用」,”呼吸都會很痛”正是一種典型的過度放大,經過適合的引導和回想,例如:一天痛幾次?每次痛的程度(1~10分)?痛起來會用什麼方法處理?什麼時候最不痛?合理的描述可能變成「開刀過後我呼吸的時候會覺得痛,大概平均一天會痛個三五次,有的時候很痛,有的時候還好,吃止痛藥必須過一陣子才會好一些」
情緒性推理 定義:根據自己的感受進行推理 例子:「我很害怕癌症,所以癌症一定是個很可怕的疾病」,雖然可不可怕是個人主觀的判斷,但是這邊的重點是,還不知道自己所罹患的癌症之相關資訊,就立刻下了一個結論「癌症是一個很可怕的疾病」,而這個結論的來源就只是因為自己很害怕癌症。
「應該」模式或完美主義 定義:強烈地認為自己應該/不應該/必須/一定/有義務…做某些事情,否則歹誌就大條了!(但實際狀況往往沒那麼嚴重)。 例子:做化療期間非常不舒服的媽媽說「我現在人很不舒服,”必須”早起叫小孩起床,也”一定”要晚上盯她們功課,不然就糟糕了!」,應該和必須的教條讓這位媽媽化療期間也無法好好靜養,卻忘記了自己住院期間無法叫孩子起床和盯功課,孩子們還是過的好好的。
個人化 定義:在沒有明確憑據的情況下,對負向事件承擔過多的責任或自責;找別人或自己成為代罪羔羊,發生壞事一定是某個人的錯。 例子:家屬感嘆地說「都怪我當初不早點叫他去看醫生,拖了這麼久才來檢查,所以才會變成癌症,都是我的錯」;病人說「都是我自己情緒沒有處理好,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才會得癌症」

舉例來說,若某個人聽到自己得了癌症的時候,馬上出現的自動化想法是「癌症就等於死亡」,應運而生的情緒可能是害怕和絕望,接著就滿腦子擔心自己會死,錯失了醫生說的其他重要資訊,包括治療方式、時間、可能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項…等。或是某個人聽到醫師說接下來要做化療,腦海中立刻浮現聽說或看過別人做化療的樣子的畫面:噁心、虛弱、掉頭髮…等(自動化想法也可能是畫面),然後就感到極度的焦慮或心理痛苦,這時候的行為反應很可能就會是逃避化療,從就此不再來去看醫生,也可能是想像著對化療的副作用越想越可怕,結果還沒開始化療整個人就已經倒了一半。可以想見上述的例子若沒有及時調整,在抗癌之路上就會走的比較辛苦。

那麼面對這些負向的自動化思考,我們可以怎麼辦呢?或許可以問自己以下的問題:就算是真的,後果一定有我想得這麼嚴重嗎?我怎麼知道這樣想是正確的,證據在哪裡?有沒有其他可能的解釋或不同觀點?我一直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對我有什麼幫助嗎?可以提筆寫下來自問自答,或是找一個自己信賴的人跟自己玩問答遊戲,用比較輕鬆的方法來試著挑戰這些不合理的自動化想法,改善自己面對癌症壓力的身心狀態。

本文原收錄於希望會刊69期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