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專欄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怎麼想就怎麼痛!?
【文/葉北辰 心理師】
有時候聽病友們在聊天,會說到哪裡哪裡痛,但是醫生也檢查不出來是什麼問題,只能先開止痛藥,有的人還會痛到全身不舒服,也開始擔心會不會是病情惡化…等等,然後有人問「心理師,這時候就要正向樂觀對不對?反正吃藥也沒有比較好,是不是因為想太多了才會這樣?所以要轉移注意力,多參加病房活動,看看電視,跟家人朋友聊聊什麼的…」。或是聽醫護人員向我諮詢「心理師,那個誰一直抱怨痛,吃止痛藥也無效,可是我們在醫療判斷或生理證據上,他的疼痛根本就不應該這麼嚴重啊!而且他的癌症也不會讓他痛到那邊去。這個會不會是心理情緒的因素啊?可不可以麻煩你去跟他聊聊?」
這樣的說法,對也不對!

貿然這樣講,可能會讓人誤會那個疼痛是假的,是想像出來的,甚至讓病人覺得被指責「就是因為你想太多/不樂觀/不夠堅強所以才會這樣」,蒙受不白之冤。然而,若完全相信那個疼痛只有一個單一的「原因」,非要把那個「原因」找出來才能把疼痛給解決,好像也太把問題給簡化了,而且好像有點無助,除了找出原因之外沒有辦法讓自己好過一點?
這樣的矛盾來自於我們怎麼看待「人」是一個整體,自從認知心理學發展以來,大家開始關心思考、記憶、判斷和注意力的歷程,認為「環境、生理和感官知覺、想法和信念、情緒、行為」這五個系統會互相影響。舉個例子來說,肺癌開完刀之後,病友可能覺得呼吸會痛或胸口很悶(生理感到疼痛),卻可能會產生AB兩種截然不同的途徑和結果(見表一)。其中A就是所謂的惡性循環,因為怕痛不敢動,不動就更不容易復原,也同時讓人情緒低落,然後又回過頭來讓病人更關注自己的疼痛不舒服,絕望地認為自己這個狀況不會好起來了。
要注意這些狀況並不是像表一列出來這樣一步一步照順序來,或是”深思熟慮”地那麼清楚,有時候這些歷程就是自動化地發生了,而且這些系統會互相影響,彼此增強或減弱。所以,在這個循環中,只要從任何一個部分叫暫停,做一點點改變,都有可能打破這個負向循環。例如在認知層面,想法或信念可以稍微調整「完蛋了!這一定很嚴重!」(很強的負向思考)改為「現在真的很痛!不確定嚴不嚴重」(中性的合理思考)。或是在情緒和行為層面,覺得很害怕或焦慮的時候能深呼吸幾下,做些能讓自己稍微放鬆的事情,嘗試用具體的小小行動來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這些都是重要的疼痛管理小技巧歐!

表一、害怕逃避的循環
生理和感官知覺 肺癌開完刀覺得呼吸會痛或胸口很悶 要活就要動
  A B
想法和信念 「完蛋了!這一定很嚴重!」(不利己的疼痛信念)「會不會是復發?」(災難化的想法) 「好吧!開完刀就是會這樣,要慢慢復原」(中性的想法)
情緒 強烈的害怕及焦慮、情緒不穩定(強烈的情緒) 較低的害怕或擔心(輕微的情緒)
行為和情緒的交互作用 怕痛不敢動,從盡量減少會痛的活動逐漸擴展到逃避任何活動(活動量降低可能傾向憂鬱,就更減少活動) 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盡量活動(願意投入與嘗試,產生正向情緒)
生理和感官知覺 活動量低容易造成失能且不易恢復,持續覺得痛 活動量高較容易恢復,疼痛感逐漸減輕
想法和信念 持續注意疼痛,並自我增強負向信念「看吧!我想的果然沒錯,真的很嚴重,一直痛都不會好」 能夠忽略疼痛,設定合理目標並望目標前進,感到勝任和希望感「雖然痛但還是可以做點什麼,而且好像越來越好了」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