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關鍵字
類別 子宮內膜癌 友善就業 多發性骨髓瘤 骨肉瘤 腎臟癌 飲食 新冠肺炎 腦瘤 精準醫療 鼻咽癌 頭頸癌 癌症保險 癌症新藥普及 癌症照護 喉癌 癌症防治 大腸癌 肺癌 膀胱癌 肝癌 乳癌 卵巢癌 淋巴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甲狀腺癌 皮膚癌 食道癌 胰臟癌 子宮頸癌 血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 其他
飲食體重下降與飲食對策 由於在罹癌、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時期,癌症病友的體重會有落差,所以需要時時自我評估體重的變化,以作為接受營養評估的參考。建議您最好能與醫師、營養師共同諮商,因為體重下降不僅會影響疾病治療效果,還會直接影響預後、抵抗力變弱及存活率。體重是營養變化的基礎指標。一般來說,體重下降越多,表示病友發生營養不良的機率愈高。而且,體重下降會影響治療效果及存活率,因為體重減少的程度,會影響治療..詳全文
子宮內膜癌罕見!婦女晚婚罹子宮內膜癌 竟懷孕生2胎 【2018年3月1日/中時/曹婷婷】36歲張小姐結婚6年無法懷孕,本身月經很不正常,2、3個月來一次是家常便飯,一整年不來也不足為奇,為求受孕找上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蔡永杰做試管嬰兒,發現竟罹患子宮內膜癌第一期初期,經過取卵手術,植入3個胚胎並冷凍剩下2個,順利於2015年底、2017年接連生下2胎,非常罕見。 蔡永杰說,多囊性卵巢併發子宮內膜癌的婦女順利..詳全文
癌症照護癌症治療遵醫囑 減少副作用發生 【2017年11月16日/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癌友錯誤用藥 小心反影響病情臨床上,許多癌症病友常因用藥知識不足,造成錯誤使用藥物,導致出現副作用;一旦副作用增加,就可能會影響患者遵照醫囑服藥意願,中斷療程,若放棄正規治療,就恐影響後續病情。藥師特別提醒,癌症病友和家屬應充分了解癌症藥物及副作用,並且遵照醫囑服用,才能減少副作用發生。口服藥勿擅自調整藥量 小心引起副作用癌症治..詳全文
癌症照護照顧病人也要照顧自己 【2017年7月/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諮商心理師葉北辰】家屬在照顧病人時,往往因為太過關心病人而忽略自己,把病人的需求放到最大,卻忽略自己的需求,變成一種失衡的照顧關係,他們忘記自己也是活生生的人,會疲倦,要吃飯休息,有自己生活的其他面向要處理。比較適合的照顧關係應該是病人和照顧者能夠有好的傾聽與表達,同理地溝通,以共同合作的態度面對抗癌之路。所以,當家屬在照顧、陪伴病人的過程..詳全文
飲食餓肚子可增強抵抗力 營養師說沒根據 【2017年1月14日/中央社/陳偉婷】網傳不吃晚餐可減少脂肪堆積,飢餓能增強抵抗力;營養師說,少吃一餐不一定瘦得快,且長期不吃晚餐,可能讓身體肌肉減少,免疫力下降,人也會疲倦無力。有民眾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提問,「晚飯不吃,餓可以治百病?」內容提到網路流傳,不吃晚餐可以減少脂肪堆積、讓腸胃適當休息,在餓的情況下抵抗力愈好,這些是不是真的?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燕華答覆表..詳全文
皮膚癌炎夏勿過度曝曬!小心皮膚癌上身 【2016年07月06日/健康醫療網/張玉櫻】經年累月的陽光曝曬是皮膚的一大隱藏殺手,從年輕開始,長期紫外線的過度傷害造成皮膚角質細胞細微病變的累積,在年老時慢慢產生肉眼可見的皮膚病變。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指出,這些病變輕則是癌前病變(日光性角化症),重則是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等等。但是,皮膚的病變往往因為不痛不癢,被認為這只是「老化」、「老人斑」、「皮膚差」而已..詳全文
淋巴癌牙齦腫痛、鼻子出血…竟是淋巴瘤 【2016年3月23日/華人健康網】 1名36歲李先生平日生活作息正常,沒有不良習慣和家族病史,去104年初卻陸續出現腰痛、牙齦痛、鼻子出血、嘴唇發麻等症狀,哪裡痛就看哪科,被分別懷疑罹患牙周病、鼻子過敏和三叉神經痛等病,沒想到3個月後做綜合檢查證實罹患少見的勃氏淋巴瘤,所幸經對症治療,目前癌細胞已不見蹤影。 少見勃氏淋巴瘤正確診治提高預後效果台中慈濟醫院血..詳全文
癌症防治提升癌友復原力 醫社合作是關鍵 【2016/08/01/癌症希望基金會】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2013年台灣每5分18秒就有一人罹癌;目前全台癌症病人預估有55萬人,在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情況下,癌症已非絕症,超過半數癌症患者可存活超過五年,逐漸朝向慢性病發展。如何有效延長癌友的存活期,同時爭取高品質的生活,是癌症治療的最大目標。根據調查,癌症患者從確診、治療到康復等各階段,有九成會經歷身心困擾,有一半患..詳全文
<--
0809-010-580
-->